本报记者 肖 红 袁媛远
甘肃省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地处陇南南部山区,物种丰富,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达87.3%,是甘肃省七大中华蜂养殖地之一。
在这里,一场关于养蜂的“变革”正悄然展开。
免费为村民发放全套新式蜂箱、提供优质蜂种、培训村民养蜂,还能让村民赚到钱……这么好的事情可能你不会相信,但是它就发生在文县范坝镇,正在做这件事的是“80后”创业青年高培研。
“作为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我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将大山里的‘宝贝’背出大山。”在外打工多年,高培研见过世面,也越来越感受到家乡资源的可贵。2014年,他带着积蓄回到了家乡,开始了他的“甜蜜事业”。
“外地的蜂蜜品质一般,却能卖很高的价钱,而家乡的蜂蜜无污染、品质好,却在深山里无人知晓。”正如高培研所说,范坝镇山大沟深,虽然家家户户都养殖蜜蜂,但传统的养殖方式使得蜂蜜产量小,再加上当地闭塞的交通环境,很难将蜂蜜销售出去。
带着这样的想法,高培研开始着手蜜蜂养殖,三年时间里,成立了文县事丰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并建立自己的农产品品牌——“背出大山”。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电商”的模式,打造综合性原生态农产品服务提供商。
让老百姓有尊严地脱贫是高培研多年来的愿望。“老百姓穷是找不到致富门路,我们只是为他们寻一条出路,不想把他们称作贫困户。”两年来,他免费为村民提供蜂箱和技术,多次徒步走进深山,逐村逐户查看蜜蜂养殖情况,以保证蜂蜜产量和品质的提升。
两年多的时间里,高培研为村民累计发放4100余套新式蜂箱,179个优质蜂种,与602户蜂农签订养殖协议,其中,400户都是贫困户。这些散落在保护区众多山脉丛林之中的蜂箱,正悄悄改变着当地百姓的生活。
“特别难忘收蜜的时候,农户那种期盼的眼神。”高培研告诉记者,两年时间里,公司从农户手里收购蜂蜜5.84万斤,每斤收购价30元,真正实现了让老百姓有尊严地脱贫。
为了保障与农户合作的持续性及农户收入的稳定性,高培研决定将这些蜂箱都送给顾客,让农户直接与消费者之间产生联系。这样一来,农户可以安心地养殖蜜蜂,而消费者也可以以最低的价格直接从农户手中购买蜂蜜,既实现了农户的稳定增收,也保证了消费者所购买产品的绿色健康。
“我们始终把生态放在首位,将大山里的无污染天然原料通过深加工形成自己的品牌,再销往全国各地。”高培研身后的建筑工地是他将要开辟的“甜蜜宝地”——文县农副产品加工厂及旅游接待中心,是集农产品加工及销售、旅游接待为一体的生态产业区。“等厂子建成后,我们会继续和农户合作,把深山里的宝贝‘背出大山’”,高培研说。
大山深处,有一份希望正在播种,它牵动着当地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开创着新型生态农业模式的全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