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陇南  >  两当县

两当:蜂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2019/01/03/ 07:55 来源:陇南日报 通讯员 王永良

两当:蜂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本报通讯员 王永良

  近年来,两当县立足实际,将中华蜂养殖作为全县农业特色产业的重点工作进行谋划和发展,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出台扶持政策,建立产业推进机制,2018年全县带动发展中蜂养殖5.6万箱,涵盖农户1580余户,全年加工销售蜂蜜400多吨,实现销售额3500万元。

  优化产业布局。两当县出台了《关于两当县2018年脱贫攻坚中蜂养殖产业发展意见》,编制了《两当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布局规划》,初步形成了以“一县一业、两牌两路、两带两域”为重点,建成一纵一横的蜂产业发展格局,围绕中蜂产业发展,在太阳—云屏“百里绿色长廊”蜜源植物带上,种植春油菜、食葵、油葵、荞麦、藜麦等蜜源植物6万亩,创建200亩以上蜜源植物示范点12个。并引导建立以蜜源植物种植观赏、养蜂生产体验、蜂文化旅游观光为主题的蜂产业园,促进蜂产业与休闲观光、乡村旅游、健康养生、科普体验深度融合,不断延伸产业链条。

  进行资金奖补。出台了《两当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奖补办法》,从2016年起将扶持蜂产业发展资金纳入财政预算,重点对中蜂、蜜源植物、土地流转进行奖补。具体标准为:对养殖中蜂的农户进行60-200元/群的补助,对当年种植冬油菜、春油菜、食葵、油葵、荞麦、藜麦及中药材类蜜源植物的农户进行60-100元/亩补助,对流转土地用于种植全县主推蜜源植物的农户,土地经营使用期限3年以上,且种植面积集中连片达到20-100亩的,每亩补助600元;100-200亩的,每亩补助900元;200亩以上的,每亩补助1200元。

  注重技术培训。先后组织相关人员赴浙江等地参观考察学习先进技术,并聘请甘肃省蜂业技术推广总站2名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全县中蜂产业发展技术顾问,对养蜂户进行中蜂过箱、蜂蜜生产、蜂病防治等关键技术培训,累计培训养蜂户1500人次。

  转变产销模式。充分激发社会资源,鼓励多种生产发展模式,形成了“支部控股+群众参股+农户持股”“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小康互助组+农户”等形式的扶贫带动模式,把分散的养蜂农户、合作社有效组织起来,推动散户小户群众从自然人向合作社成员、企业股民、法人代表转变,推动小团体、小合作社向集团式合作联社转变,充分发挥强强联合作用,逐步形成了一批新型蜂产业经营主体。

  加强品牌创建。通过两当县土产公司、两当县左家林场山野菜加工厂、两当县秦南有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建立了两当蜂产品与国际优质产品的质量对比体系、第三方质量评价体系、质量信号传递反馈机制、缺陷产品召回体系、产品可追溯体系,使蜂产业向“智慧农业”方向转变,两当“狼牙蜜”、“两当土蜂蜜”生态品牌逐渐形成,两当“狼牙蜜”品牌成功申报认证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并成为国家地理标识保护产品;“蜜相蜂”品牌深山土蜂蜜成功申报认证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蜂蜜低温发酵酒系列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鼓励企业加快新产品研发进程,每研发和加工出一批与蜂蜜紧密联结的功能性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精深加工产品,并能对接市场的,每个产品给予5-10万元的专项奖补。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