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陇南  >  陇南市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不负使命著文章——记陇南日报社副总编辑竹翠

 2019/01/11/ 17:02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陈多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

不负使命著文章

——记陇南日报社副总编辑竹翠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陈多

  有种坚持叫执着,有种执着叫奋进。从事党报工作30年,她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战在新闻采编一线。她,就是陇南日报社副总编辑竹翠。

  自1988年走上工作岗位以来,竹翠数十年如一日严格要求自己。“新闻是一份崇高、光荣的职业。与此同时,这个职业也有着光鲜的外表下无法言说的艰辛。”对竹翠而言,30年经历的风雨、忙碌以及心酸苦乐,如今仍历历在目。

  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时,竹翠有一次下乡采访,“离开武都时天清气朗,一路顺畅;几天后结束采访回来时,成武路被洪水冲毁,米仓山上十多里山路成了断头路。”她回忆道,“背着行李挂着相机,在没过小腿的泥泞里走了十几里山路。”

  30年来,有多少次,她在崎岖的山路上采访百姓;又有多少次,她在不通电的小山村趴在冰冷的被窝里打着手电筒赶写稿件。

  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后,交通断了,通讯断了,余震不断……

  为了及时报道灾区状况,竹翠顾不得一片狼藉的家,第一时间赶往单位集结并采写灾情报道。震后,她和同事们一道,不分昼夜在一线及时报道抗震救灾的感人事迹和灾后重建的壮观场面……“选择坚守,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天性。”她说。

  新闻职业,总能在不断探寻与追踪的路上,获得不一样的心灵触动。

  2011年5月前往礼县采访时,一条新闻线索深深地吸引了竹翠——在礼县永坪乡杏坪村草苗组有一个教学点,一位编外教师自费办学16年,教授一到五年级的几十个孩子。其中有10年,学生用小麦当学费。

  了解到这条线索后,竹翠不顾路途遥远,交通困难,走进了这个大山深处的教学点,写出了通讯《16年,一个人独守一所学校》。稿件由陇南日报发出后,被《甘肃日报》以及国内多家网站转载,荣获当年全省好新闻二等奖。县教育局也为教学点及时划拨配置了课桌凳,学校还获得了国内一些爱心人士的捐助,极大改善了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学习环境。

  武都区刘尚文老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倾注一生心血在米仓山种树植绿。为了更详尽地获取第一手资料,竹翠一次次前往米仓山,住在百姓家,同老乡们彻夜长谈,了解刘尚文老人的心路历程。如今,刘尚文老人已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模范人物。

  2015年,陇南应邀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并分享扶贫经验。10月10日22时左右,竹翠和同事们接到要编辑扶贫专刊的工作任务。从组稿、排版到拿出16个版的大样,一班人连续工作了三天两夜,高质量地完成了这次工作任务,专刊也在论坛上获得了与会者的高度评价。

  30年来,竹翠和她的团队共同经历了地震、泥石流、暴洪灾害等,也见证了灾后重建的新陇南;经历了陇南第一条高速公路、第一条铁路、第一个飞机场的建成,也见证了陇南两当脱贫摘帽……竹翠也获得许多荣誉:2008年荣获陇南市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2010年获得全省妇女儿童工作新闻宣传先进个人,2014年获得甘肃省“十佳编辑”等。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