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陇南  >  西和县

小半夏 让西和有了“话语权”

 2019/04/12/ 09:31 来源:陇南日报

  本报记者 张霞 韩县银

  “川路的冰糖嘴里甜,党的政策好上好,山歌越唱心越甜……”在西和县兴隆镇的万亩中药材基地,山歌高手赵巧巧一边点种半夏,一边尽情地唱着山歌。

  赵巧巧在半夏种植基地干活,每天能有70元的收入,而且离家近,可以照顾到家里小孩和老人。赵巧巧还告诉记者,采挖季节,她挣得更多,每天能有100元以上的收入。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目前正是半夏大面积点种的季节。西和县农业农村局种植科的业务骨干薛超,这两天忙得脚不沾地,两天开车400多公里,跑遍了长道、兴隆、苏合、石堡四个乡镇的半夏种植点。

  薛超告诉记者,今年全县的半夏种植面积超过了两万亩,种植半夏收益好,但投入成本也高,一亩半夏的投入成本在2.3万元左右,所以从选种、栽植、田间管理再到采挖加工,每一个环节都不敢马虎,西和县农业农村局派出技术人员对半夏种植施行“跟踪服务”。

  目前,西和县半夏年产量已经超过了6000多吨,种植面积达到了2万亩,产值6亿余元。

  薛超还告诉记者,半夏之所以种植成本高,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种植间隔时间长,种一茬半夏后,这片土地在十年之内不能再种植半夏。为了缩短种植间隔时间,省农科院、省经济作物所、县推广总站对土地做土壤改良实验,实验获得成功后,能将土地种植半夏的间隔时间缩短到3至5年。

  王玉红是西和县宏盛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的负责人,也是中药材种植大户,据他介绍,今年合作社种植了400亩半夏,投资了8000万元,其中西和农商行通过“半夏宝”贷款2000多万元,西和农业银行也给合作社贷了500多万元的款,让合作社不受资金所困,能放开手脚大胆干。

  薛超介绍,西和县宏盛中药材种植合作社是西和县种植半夏面积最大的种植户,之所以能这样大规模地种植半夏,与西和县种植半夏的大环境是离不开的。

  西和县葆元药业有限公司半夏饮片加工厂,成立于2014年,从北京“乐仁堂”、河北“颐和药业”等国药企业引进先进的半夏生产加工设备及技术,将半夏加工成姜半夏、法半夏、清半夏饮片等产品面向全国销售,延长了半夏产业链条,降低了半夏的市场风险。

  薛超介绍,现在葆元药业的收购量占到全县半夏产量的七分之一,而且全县有100多家半夏收购商户,全国1000多户客商在西和收购半夏,让半夏不愁“找婆家”。

  同时,半夏种植奖励补贴政策也在及时跟进,西和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奖励政策,对半夏种植面积达20亩以上的,每亩奖补500元;为了实现半夏规范化种植,提高半夏品质,西和县还出台了《西和县半夏标准化种植核心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从耕种、良种选购、打药等每个环节做了详细规划。

  目前,全县建成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核心示范区1个、面积5000亩,核心示范基地7个、面积5000亩,全面建成总面积1万亩半夏标准化种植核心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全县2019年半夏种植2万亩,其他特色优势中药材6万亩。

  通过科技推广,提高半夏的品质;通过鼓励办法扩大半夏的种植面积;通过金融支持让半夏种植“不差钱”;通过引进半夏加工线延长产业链,降低了市场风险;通过发展“经济人”让半夏能种得好,卖得出;通过各方面的努力,现在,西和人将半夏的“话语权”牢牢地握在了自己的手里。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