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陇南  >  陇南市

小花椒撑起脱贫攻坚的壮志雄心

 2019/07/22/ 10:11 来源:陇南日报

小花椒撑起脱贫攻坚的壮志雄心

——我市大力发展花椒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综述

  产业是脱贫之计,是富民之本。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把产业发展,尤其是以花椒为代表的具有本土优势的农业特色产业作为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联合多方力量合力推进,有效促进了全市花椒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本报记者 马海涛

  盛夏七月,行走在陇南的山野,放眼望去,成片的花椒树上,一颗颗色彩鲜艳的花椒娇艳欲滴。在绿叶的衬托下,鲜红的花椒在微风中轻轻摆动。

  时下正是花椒采摘的季节,武都区马街镇沙坪村椒农张永军正和家人在花椒地里忙碌着,这片花椒林是他家的“摇钱树”。“武都花椒产量大、品质佳,在全国都有话语权,作为椒农,心里特别自豪。”张永军说。

  武都花椒自古就有“蜀椒出武都”的美誉。经过多年的发展,武都花椒已牢牢坐上全国花椒市场的“头把交椅”,每年全国花椒的价格走势,很大程度上是依据武都花椒的产量和价格而定的。

  近年来,陇南把花椒产业作为加快全市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优势产业全力推进,切实加快花椒产业化经营进程,花椒产业开发综合效益进一步彰显,花椒产业已然成为全市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和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铁杆庄稼”。

  建基地,花椒产业成规模

  张永军是土生土长的沙坪村人,以前以种粮食为主,日子过得紧巴巴。自从几年前开始发展花椒产业,他顺利地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过上了小康生活。

  “一开始是零星种植,后来村民们看到花椒价钱高、能赚钱,于是大家在政府的扶持下,由村集体统筹规划、村民自发参与建设花椒基地,开始大规模发展花椒产业。全村目前的花椒种植面积已达4000多亩。”张永军说。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武都就开始发展花椒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武都花椒实现了从“零星栽植、地埂模式”到“荒山开发、规模连片”的蜕变,其规模也由当初的几万亩发展到如今的上百万亩。武都区成了当之无愧的“全国花椒第一县”,在全国武都花椒种植面积第一、产量第一、品质第一、农民收入占比第一。

  截至目前,武都区已建成万亩花椒基地8处,千亩花椒示范基地108个。去年受自然灾害影响花椒减产的情况下,综合产值依然达到35亿元以上,同比增长23%,实现了“减产不减收”的预期目标。

  重管理,武都花椒成“宠儿”

  武都区安化镇大坪村的花椒种植基地,一片摘椒的热闹景象。一串串饱满的花椒坠弯了枝头,“正是因为加强管理,才有了这样高品质的花椒。”当地花椒大户龙召信说。

  实践一次次证明,科学管理、科技支撑才是产业不断发展的动力。为此,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专门成立了陇南市经济林研究院,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成一批花椒示范园区,夯实强化科研基础设施,全力打造创新平台,为花椒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此外,武都区还结合自身实际,成立了花椒服务中心,为椒农提供免费的科技培训。截至目前,该中心已累计培训180多万人次,嫁接改良200多万株,编印《花椒科技管理手册》和各种技术要点、资料80多万册。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市区两级党委、政府的共同推动和椒农们兢兢业业的劳作下,武都花椒在市场上打出了名气,实现了华丽蜕变。

  “由于管理得当,科技水平高,我们武都出产的优质花椒已经供销到老干妈、海底捞等著名企业,并通过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远销到东南亚。”龙召信说,“同时,我们还与云南、台湾、四川、重庆、河南等地客商实现了稳定供销合作关系,年销售额近亿元,武都花椒真正成了市场的‘宠儿’。”

  转思路,“双椒”模式提产值

  在龙召信家的花椒地里,鲜红的花椒鲜艳欲滴,而在他的脚旁,一株株辣椒苗子也长得旺盛。

  “这些新品种辣椒苗子是镇上统一提供的,辣椒成熟后会被山东湘鲁食品有限公司按每公斤3元的最低市场保护价收购,我们农民基本不需要承担风险。”龙召信告诉记者,去年受极端天气及霜冻影响,武都的花椒产量受到影响,但在“双椒”套种助力下,椒农们通过卖“树上花椒”和“树下辣椒”,反倒多赚了一份钱。

  安化镇一直有种植辣椒的传统,当地出产的辣椒也因品质上佳而深得人们的喜爱。为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市委、市政府借助东西扶贫协作的机遇,积极与山东湘鲁食品有限公司洽谈辣椒种植项目,并于2018年年初达成了合作协议,在安化、马街等乡镇引种新品辣椒,并试种成功。

  龙召信说:“传统辣椒,一亩地产量最多400公斤,而从山东引进的新品种辣椒,产量可达1300公斤。按照一公斤3元算,一亩地比以前多收入2700元。”

  目前,以武都区安化镇、马街镇为主的产椒大镇已开始大面积栽植新品种辣椒,并通过“双椒”套种、地下作物套种等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拓渠道,“双线”销售增效益

  “今年花椒产量不错,品质也比往年好,目前,网上已经卖到200元一公斤。”龙召信说,“为了不断拓宽销售渠道,我们还开办了网店,仅去年一年,交易额就达上千万元。”

  武都是全国花椒的主产区,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这里出产的花椒质量上乘,声名远扬。过去因为交通、信息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武都花椒也面临过有市无价的窘境。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近年来,陇南深度落实“433”重点工作,抢抓机遇,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全面拓宽区内花椒等农特产品网络销售渠道。

  而作为全市花椒主产区的武都,更是充分依托电子商务,逐步建立起覆盖全区36个乡镇、农林企业、产业协会的全区、区域、乡镇、村社、个体五级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体系,不断提升武都花椒的知名度和产品的价值。

  不仅如此,武都区从2007开始,连续举办十届“花椒节会”,吸引全国各地的客商集聚武都,通过集市贸易、现场观摩、产业论坛等多种方式宣传推介武都花椒。

  陇南花椒产业依靠“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推广模式,走上了蓬勃发展的“快车道”。

  从零星种植到规模化发展,从背着背篓赶集到利用网络销往全国,从一颗不起眼的小花椒到享誉四海的知名产品,武都花椒厚积薄发,有力助推全市脱贫攻坚工作不断向前迈进。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