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陇南  >  西和县

西和乞巧民俗的美育资源浅探

 2019/10/14/ 09:51 来源:陇南日报 张春年

西和乞巧民俗的美育资源浅探

  张春年

  美育,即“审美观和美学素养教育”,旨在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形成美的理想、情操、品格和素养。作为中国七夕文化活态传承的西和乞巧民俗,承载了千百年的女性梦想,体现了年轻女性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和奋斗精神。发掘这一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育资源并发扬光大,对于传承保护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培育全面发展的女性有重要意义。

  乞巧程式环节的仪式美。西和乞巧民俗是一种古老的礼乐文化,在乞巧的七大程式、十多项活动中,仪式感最为突出。尤其祭巧时,当唱到“巧娘娘,祥云登,我把巧娘娘请下凡”,姑娘们庄严肃穆,虔诚恭敬之至。西和学者杨克栋先生在谈到七天八夜的各种乞巧仪式时强调:“姑娘们应言谈得体,举止适度,与人为善”,“不仅要讲究自身卫生,穿戴整洁,而且还要心怀对‘巧娘娘’的敬仰之心,虔诚之心,不妄言、不胡言等。”这正是它对人的礼仪教化功能的体现。

  乞巧音诗歌舞的韵律美。乞巧为女性提供了宣泄、表达和展示的机会,可以说是女性的狂欢节,而贯穿始终的唱词、音乐、舞蹈,即乞巧风俗的“风”,是姑娘们赖以狂欢的形式。流传至今的传统乞巧歌,数量众多,内容丰富,情感真挚,重章叠句反复咏叹,有《诗经》“国风”的遗韵。乞巧歌舞如《迎巧曲》《打花馍》《泼又泼》《掺花襟》《跳麻姐姐》等,旋律优美动听,舞姿曼妙多变,是培养女性音乐感,训练身体协调性的好素材。

  乞巧追求幸福的纯洁美。西和乞巧活动的核心就是向“巧娘娘”(织女)祈求技艺、智慧、美貌、家庭美满等,乞巧姑娘对于美好愿望和理想生活的追求在乞巧歌中随处可见,如《乞手巧》:“乞手巧,乞命好,乞容颜,乞心通”。少女还通过才艺展示和一系列活动,表达出自己渴望浪漫爱情和幸福婚姻的希冀,即“命好”。西和乞巧对牛郎织女爱情故事大加赞扬和传颂,除了歌词音乐舞蹈外,还表现在牛郎织女故事的剪纸,喜鹊闹梅的刺绣等,这些间接反映出了乞巧姑娘们忠贞不渝的爱情观。

  乞巧追求仪容举止的端庄美。乞巧的诉求之一是乞“容颜”,即“窈窕淑女,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之巧。姑娘乞拜的“巧娘娘”(织女)的容颜自然是大家公认的“最美女神”形象,因此向“巧娘娘”(织女)乞求美貌是她们乞求的目的之一。“一碗油,两碗油,我给巧娘娘梳油头。前面梳上两条龙,后面梳上一座城。凹眉它把额颅盖,八宝银环两耳戴。桃红颜色抹口唇,樱桃小嘴一点红。红脸蛋儿把粉擦,再插几枝银簪花……(《我给巧娘娘梳油头》)”。这不仅反映了乞巧姑娘对美的热切渴望和追求,也在潜移默化之中完成了对年轻女性体态美的塑造和审美教育。

  乞巧追求女红技艺的巧慧美。传统的乞巧活动是女子交流学习纺织、缝纫、刺绣、剪纸、编织等才艺的时机,姑娘都竭尽全力,就是为了展示自己的女红才艺,赢得大家的认可。如今,西和乞巧女红技艺发展迅猛,涌现出了一大批巧工能手,她们甚至成了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巧嫂、巧妹”扎根城市、备受青睐,“妇女电商”创新创业、赢得赞誉,“扶贫车间”自力更生、展示巧慧。乞巧女红展现了女性勤劳奋斗的身姿,焕发了女性的创造能力,是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力量。

  由此可见,西和乞巧活动在对美的各方面的诉求中,姑娘们存真、扬善、求美,构建了审美观和价值观,促进了女性的全面发展。挖掘传统民俗文化中丰富的美育资源,并将其运用于课堂教学,值得我们深入探索。

  (作者系西和县第一中学教师)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