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陇南  >  两当县

香菇产业催生脱贫路上 “致富花”——记“脱贫致富先进个人”左家乡大庄村村民王彦柱

 2019/11/27/ 10:40 来源:陇南两当发布 记者王庆田

  每日甘肃网11月27日讯 据陇南两当发布报道   为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充分展示近年来全县干部群众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我县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最美乡村医生”、“最美乡村教师”、“脱贫致富先进个人”典型培树评选和学习表彰活动。陇南两当发布微信公众号将对评选出的10位模范人物进行系列专题报道。今天推出第十期,为您讲述“脱贫致富先进个人”左家乡大庄村村民王彦柱的脱贫致富之路

  在左家乡大庄村,提起王彦柱这个外乡人,村民总会用实诚、勤快、热心肠、乐于助人这样的词语形容他。这样高度的评价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王彦柱一朝一夕通过不懈努力,拼搏奋斗的结果。

  上世纪70年代,农村生产技术落后,生活物资匮乏,十多岁的王彦柱跟随父亲离开老家定西通渭,来到左家乡大庄村定居。“刚开始来到大庄,真的是一穷二白,后来在当地村民和政府的帮助下,家里的情况有了好转,但还是一直未能脱贫。现在能够建起30多个香菇大棚,得多亏扶贫政策的支持!”王彦柱至今提起当年创业路,情绪仍十分激动,他不仅一次地说起:“香菇种植,改变了我们一家的命运!”农民最讲实际,而两当县的扶贫政策同样讲实际。在各级扶贫干部的帮助下,王彦柱一下子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东西:5万元贷款和村支部免费提供的食用菌种植场地。

  2016年,对于王彦柱来说是平凡又不平常的一年,这一年王彦柱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激动和快乐。这一年他实现了脱贫,他的15座香菇棚大获丰收,总产量接近2万多公斤,同时也逐渐打开了市场,打出了口碑,他的香菇畅销天水、宝鸡、西安等地,实现了收入的大幅增长。“王彦柱不得了啦,穷汉变成富汉啦!”类似的话,很快就传遍了四邻八乡。然而,在大家纷纷称赞他的时候,王彦柱并没有忘乎所以,他逢人便说:没有扶贫政策支持,没有各级扶贫干部的帮助,我家还是贫困户,我今天能有这样的成绩,要感谢国家感谢党感谢政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今,已经顺利脱贫的王彦柱,始终不会忘记当年的苦日子,所以他千方百计寻找机会帮助他身边需要帮助的乡亲。在王彦柱大棚为菌棒注水作业的范江就是其中一位,范江和王彦柱是老乡,早年间在外地打工,外边能挣到钱但也能花出去,几年下来攒不了几个钱,在王彦柱大棚里干,一个月下来范江可以赚到2500元,加上自家务的经济作物,一年下来可以赚到5万余元。

  正是这样一点一滴的积累,王彦柱热心肠,喜欢帮助人的名声渐渐在左家乡周边传开,周围许多村民都愿意跟着他干,慢慢地,王彦柱的种植规模也翻了倍。中棚变成了大棚,钢架棚变成了新式大棚,15个棚变成了30多个棚。现在,村子里的年轻人对种植香菇十分羡慕,对种植香菇带来的收入也十分羡慕,有些年轻人以前在外打工,而现在也纷纷回家,在王彦柱的香菇棚边务工边学习食用菌种植技术。王彦柱说:“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来我这学习香菇种植技术,我特别开心,香菇真的是全身是宝,小小的香菇蕴含着大大的致富机会。”

  现在的王彦柱,腰杆挺直,眼神坚定,讲起香菇种植技术眉飞色舞,口若悬河,自信而淡然,如今的他,已坦然的走在致富的大道上。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大庄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富民产业培育多元推进,扶贫减困效益明显,贫困户生活正发生的飞速的变化,自我谋求发展的信心也日益增强。而王彦柱,作为先脱贫的一批人,也自觉肩负着自己的一份责任和担当,也在尽自己所能帮助更多的人。

  记者:王庆田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