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陇南  >  文 县

文县第二中学62年发展纪实

 2019/12/20/ 15:26 来源:陇南日报 范志刚

牢记重托担使命,奋楫笃行谱新篇

——文县第二中学62年发展纪实

文县二中全景

  2019年5月17日,甘肃省委原常委、省政协原副主席、省关工委主任刘立军在文县二中调研指导工作。

  2019年10月16日,青岛市即墨区教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正龙一行在文县二中开展“东西协作交流活动”。

校委会在讨论工作

 

纪念“12·9”运动唱诵活动(本版图片由文县二中提供)

  范志刚

  在奔流不息的白龙江畔,在巍峨高大的碧峰山下,文县二中,傲然伫立了62年,见证了碧口片三镇一乡世世代代百姓对知识孜孜不倦的追求。

  文县二中始建于1957年,从首任校长罗培伦到现任校长许伟,已历经十一任校长。

  建校时,校名为“文县第二初级中学”。1969年,增设高中部,合并“碧口小学”,办成了九年一贯制学校,更名为“碧口中学”。1973年,根据教育的发展需要,将小学部分离出去,办成完全中学,更名为“文县第二中学”。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2019年2月,许伟被任命为文县二中校长。新一届校领导班子整顿校风校纪,狠刹歪风邪气,小处着手,大处着眼,秋季实行建校以来首次“高中全封闭、初中半封闭”教学管理模式。今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创历史纪录,文县二中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筚路蓝缕启山林 栉风沐雨砥砺行

  62年来,文县二中人秉承“知识改变命运 教育成就未来”的办学理念,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为宗旨,以“为学生的一生发展打基础和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化发展”作为学校特色化发展的办学方向,一路荆棘,奋勇前进。学校的发展历经创校时的三年大灾害、“文革”十年浩劫、改革开放高考恢复、2008年汶川大地震以及震后深圳援建文县二中等历史。

  时光荏苒,岁月峥嵘。在历任校长和师生们的共同坚守下,文县二中克服了重重困难,排除种种干扰,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硬件软件得到加强,办学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校长许伟说:“由最初学生33人,教职工4人,一个班级且附属于碧口小学,发展到如今有初中、高中教学班共30个,在校生1200人左右。有专任教师139人,本科及以上学历119人,其中研究生6人,初中、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100%,生源以本地为主,也吸引了毗邻两省的学生前来就读。”

  六十二载春华秋实,六十二载风雨兼程。回忆文县二中62年的发展历程,那些难以忘却的记忆,依然清晰浮现。

  自力更生,建起了当时山区最漂亮的教室

  “1959年秋,初二年级、初三年级都只有一个班,当初修建的两间土坯房,只够初二、初三级当作教室,初一年级的两个班没有教室,只得租碧口上街居民家的两间房子做教室。”82岁高龄的退休老师戴光武对当初办学依然记忆犹新。

  不能长期租房子,只得撸起袖子自己干。在煤油灯下、马灯下、月光下,打土坯,夯地基。师生进林抬木头扛椽子,搬砖背瓦抬石头,到河边背沙。经过数任校长与师生的携手同心,教室由土坯房变成了砖瓦房。在21世纪初建起了两栋教学大楼,分别用作初中部和高中部教学楼,同时建起两幢教师住宿楼。

  手挖肩抬,平整出规模可观的大操场

  1957年文县二中建校时,正值国家最困难、文县二中基础教育最需资金投入之时,学校选址在乱石丛生的陡坡上,背靠大山,前临深沟。险峻的地势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文县二中人以“愚公移山”的精神,一手抓教学,一手抓学校基础建设。何杰方老校长回忆道:“建校最初几年,学校处于半上课半劳动状态,全校总动员。没有任何资金,没有机械化设备,全靠人力。”凭着对教育的满腔热血,采用“人海战术”,锄头、铁锨、背篼、手推架子车……全部上阵。何校长难过地说:“劳动时不幸有两名学生因土石塌方遇难,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有三个学生受重伤。”

  文县二中原党支部书记、“碧口活字典”严凤岐老师说:“大规模抬操场是在罗全福校长任内,把成堆的乱石、砂土倒入深沟。”人心齐,泰山移。前后用时大约十年,师生用长满茧子的双手终于抬平了约3000平方米的操场。

  今天的文县二中教学区全都建立在当时人力平整操场的基础上,成为碧口街居民应急避难场所。

  勤工俭学,植物标本厂见证辉煌过去

  在国家“开门办学”政策鼓励下,在办学经费有限而学校建设又时不我待的窘迫之际,“自力更生、筹资办学”的方案应运而生。1974年,创办了经营性质的“文县二中植物标本厂”,把检验合格、制作精美的标本卖出去为学校带来不菲的收益,从而改善了办学条件。

  “文县二中的植物标本不但供本校植物课使用也被当时的省教委勤工俭学部推销到全省甚至全国的中学使用。在假期还能组织优秀教师外出考察学习,文县二中还成为当时陇南地区最早拥有汽车的学校。”何杰方高兴地说。

  标本厂经营了16年,曾经薄如蝉翼的标本,让文县二中老校友津津乐道。

  灾后重建,踏上稳步发展新征程

  板房学校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启用不久的两栋教学楼严重损毁,所幸只有3、4个学生受轻伤。地震使碧口沦为“孤岛”。当时高国利校长组织全体师生积极开展自救。在上级和社会各界关爱下,操场上搭起活动板房,2008年秋季在板房教室如期开学上课。

  帐篷学校 震后第7天,兰州军区红军师金刚钻团官兵给予文县二中宝贵的援助,在碧口石龙沟口梯田里创建“帐篷学校”,帮助二中高三学生复学上课,进行紧张的高考备考。张小文、赵生录等12位高三老师,不顾余震频发,坚持上课。为防中暑,只上午上课,学生下午自由复习。部队为师生提供住宿及免费的一日三餐。学生心头的阴霾逐渐散去,脸上露出久违的微笑。从帐篷学校走出的佼佼者不胜枚举——汪祥博士毕业后在上海发展,岳婷、高潇丽等硕士毕业后在成都工作。文县二中将永远记住最可爱的人——红军师金刚钻团的官兵们!

  深圳援建 由深圳市政府在原址重建文县二中,投资逾6000万元,按8级抗震、9级设防,省级示范高中标准建设,可容纳42个教学班、2300名师生学习生活。建成了五层框架结构教学办公楼、学生宿舍楼一栋,三层框架结构食堂、图书楼一栋。深圳援建人员采用“三班倒”运作,从正式开工到2009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用时不到一年。深圳援建的文县二中已成为一所功能齐全、设备一流、环境优美的学校。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2009年秋,学校搬进新的教学大楼,以感恩之心努力办好教育,多次获得省市县的嘉奖。2009年,文县二中被陇南市总工会授予“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称号;2014年,获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奖;2017年,获陇南市体育先进学校奖。其间,还多次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先进党支部”“先进学校”“精神文明单位”“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安全单位”“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开创碧口教育新篇章

  目前,文县二中占地面积29130平方米,建筑面积14239平方米,运动场面积5725平方米。建有标准化电学、力学、化学、生物实验室及通用技术实践室、音乐室、舞蹈室、现代化录播室、电子备课室、美术室、书法室、学生微机室,多媒体电子白板全覆盖,图书馆、阅览室、电影放映室等可以满足师生需要。

  奋发有为,新班子带来新气象

  2019年2月,文县二中组建了新一届校领导班子。学校认真研究现状和当前教育的发展趋势,客观分析制约文县二中教育教学发展的瓶颈因素,确立了“依法办学、从严治校”的办学方针。

  首先,完善、细化各项制度,强化管理。学校引进“积分制管理模式”对师生进行量化管理和激励机制,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学校要求所有教职员工严格落实“两个首”制度,即首遇制和首问制。要求老师及时轮训充电不断提高教学技能,要有高度责任心,严谨教学,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发现学生违纪、公物受损等应首先制止、首先报告,不准视而不见。对教师提出禁止上课接打电话、禁止在教室吸烟、禁止饮酒后进教室、禁赌、禁酒驾的“五禁”要求。

  其次,在学生中间大力开展“养成教育”。让学生认真学习并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五“不”、两“禁止”、六“有”、七“必须”条例实施,大力整顿校纪考风。颁布了“禁手机、禁吸烟、禁止谈恋爱、禁止旷课、禁止打架”等校规,大力提倡“为圆梦而学习,为出彩而拼搏”。

  积极开展扫黑除恶斗争,防欺凌、防性侵,共建平安校园;学生必须佩戴电子校徽;构建“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管理。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针对中考、高考,从课前的精心备课和学情分析、课堂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复习的环节和学习的效率等,制订了精细、切实可行的托底保中拔尖的策略方案。效果立竿见影,校园里出现了以前罕见的晨读晚读,勤奋好学蔚然成风。

  实施“温馨办公室”工程创建和师生饮水工程。为了改善教师办公环境,关爱教师的身心健康,学校大力改善教师办公条件,筹集资金安装了现代化的净水设备,解决了广大师生在校饮水问题。

  严字当头,汗洒杏坛结硕果

  今年高考,文县二中创造了自建校以来高考本科上线人数最多的纪录。参加高考人数142人,本科上线79人,较2018年增加56人;一本上线40人,较2018年增加29人,其中文科最高分620分的董小山同学名列陇南市文科第五。文县二中被文县政府评为“2019年先进学校”。

  “文县二中教学质量的大提高是家长们长久以来的期盼。今年二中创高考纪录,是许伟校长带领全体教师从严治校的结果。二中已重新赢得家长的信任。”家委会成员高福堂说。

  勇于担当,跨越发展逢其时

  建校以来首次“封闭式教学”管理模式实施。2019年秋季学期,在上级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在家长的密切配合下,“高中全封闭、初中半封闭”的办学模式在文县二中首次实施。在40多天的暑假里,为了学生餐厅开学能够正常运行,许伟带领总务主任赵瑞鹏不顾路途遥远,去8个兄弟学校“化缘”,借他们闲置的灶具,自己动手搬运装车;亲力亲为扩建图书馆,修建电影室,整修教师办公室……

  封闭式管理模式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但是发现一些问题能及时解决并总结改进。高一2班靳启凯同学的母亲靳仲慧感慨地说:“上学期间碧口街上的网吧、酒吧、小吃摊和公园里再也见不到二中学生闲散游荡的身影。我让读初二的小儿子也住校。兄弟俩周末回家抢着干家务,也更爱看书学习了。家长对孩子管教压力减轻了许多。非常感谢学校和老师!”

  学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诵读,进行校园文化建设。

  ——修订了“一训三风”。即,校训:仁义二雅、礼信中坚;校风:勿怠勿忘、启智启行;教风:严慈互济、教学相长;学风:自主合作、善思乐学。

  ——注重校本课程。借助碧口古镇厚重的历史文化,让学生爱家爱家人爱家乡的“家文化”情怀扎根于心,并增加对碧口茶文化、玉垒花灯戏的了解与学习;通过对碧口抗日楼、悬马关、平台山、摩天岭等红色革命文化的讲解和实地参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让学生健康成长。每周为住校生放映一场优秀爱国主义电影,舒缓学习压力,增加学生的使命感;校心理健康活动室定期或不定期对学生开展相应的心理咨询服务……

  在2019年秋季学期文县教育工作会议上,局长侯福德语重心长地说:“文县二中应继续充分利用地缘优势走特色发展、特色办学的新路子,力争把学校办成在陇南有一定影响力的完全中学。”老校长何杰方给许伟赠字:“不负众望”,并勉励文县二中校领导班子戒骄戒躁,坚持“立德树人、科学管理、从严治校、率先垂范。”

  “我从不保证老师的工作多么轻闲自在,但我敢保证辛勤执教且高度负责的老师,一定能得到家长和社会的尊重和认可。让家长不再舍近求远送子女到外面读高价书,让学生回流到文县二中,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许伟说。

文县二中历任校长

  罗培伦,1959年8月——1963年下半年任首任校长;

  阎瑞仁,1963年下半年——1966下半年年任校长;

  巩文才,1968年——1973年8月任校革委会主任;

  罗全福,1973年8月——1983年10月任校革委会主任(后发文改称校长);

  傅长青,1983年11月——1990年8月任校长;

  何杰方,1990年9月——1995年8月任校长;

  梁继超,1995年9月——2000年3月任校长;

  毛润泉,2000年3月——2006年1月任校长;

  高国利,2006年1月——2012年8月任校长;

  石波,2012年8月——2019年1月任校长;

  许伟,2019年2月——    任校长。

  (老校长何杰方和校党支部原书记严凤岐提供资料)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