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陇南  >  陇南市

【那山,那水,那春天】脱贫攻坚进行时陇南系列报道之五“让每一个朱家沟人都成为导游!”——美丽乡村朱家沟的致富经

 2020/03/16/ 09:18 来源:每日甘肃网 记者 韦德占

朱家沟村杏花怒放 韦德占 摄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韦德占

  清溪碧波,荡漾回旋,山涧。3月11日,地处秦山区深处的陇南市康县门口镇朱家沟村的山桃花、岩果花、杏花……正在怒放,温的春风随燕子沿河而上,吹绿了银杏,吹绿了牛头山,更吹绿了百年古村朱家沟,就连村口的那棵千年柳树,也抽出了新芽。

  连绵起伏的山脉中间,一河清水潺潺流淌,为祖祖辈辈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塑造出适宜居住的山坡、台地和低。一家家青砖白墙的院错落有致地镶嵌在山坡、河两侧的台地上,组成一幅山川交融、林水相依的山野村庄图。

  在河流的两岸,古老的水车发出咯吱的响声,似乎在诉说着水磨和人工发电的历史。乡村旅游,让藏在深山人未知的山村,正在以青山绿水的魅力和全面奔向小康的干劲儿,打开山门,拥抱世界,把握着改变命运的历史机遇。

游人漫步朱家沟

航拍朱家沟村

  “美丽乡朱家沟,可以用一棵古树、一座老宅、一个故事来概括。门口的千年古麻柳,见证了朱家沟的时代变迁;明清时期建造的朱家大院,充分展示了康南古建筑特色和工艺,也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和远去的繁华;朱允文流落至此的故事,朱家沟人人皆知。”朱家沟支书朱彦杰说,发展乡旅游,就要每个民都成为导游,眼前的美景只会为游客带来短暂的视觉享受,深厚的文化内涵,则是朱家沟独有的魅力。

  走进朱家大院,正的院落尽显大气,大院正厅上方露出隐隐字迹的匾额,犹如一双老者的眼,深邃又锐利。

  “以前说起发展,就想着怎么能和别人一样,照猫画虎快点发展起来,不知道拿这大院怎么办。但现在怎么能和别人不一样,有自己的特点才是我的目标,这大院也成了我们的!”朱彦杰打开了话匣子。

村口生长了千年的麻柳树

青山绿水间自由嬉戏

长着青苔的青石板

  据介绍,朱家沟村依托生态自然资源优势,保护性打造了朱家沟麻柳广场,改造了朱家沟城门楼,建设了“朱子德”广场、“乡村舞台”、室外农耕用具展示区“朴园”、打铁体验区“练炉坊”,布置了乡村文化旅游纪念品销售店,突出古村康养的理念,打响文化品牌,提升旅游品位。

  “村民们依托旅游产品打造和开办农家乐、古色民宿、特色美食等个体经营,靠山吃山、靠着村子吃上了‘旅游饭’。”朱彦杰告诉记者,朱家沟现已开办农家乐、古色民宿10余家,成立了集乡村旅游、休闲娱乐、农家客栈、餐饮服务于一体的“朱家沟乡村旅游协会”,吸纳闲散农户到协会务工进行帮扶脱贫,使其中46人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春意正浓的朱家沟

  朱彦杰说:“我们让游客通过味觉,品尝康县的特色美食;通过听觉,感知康县的古朴音乐;通过触觉,体验打铁抹面的生活场景;通过视觉,感受古村落的质朴。”

  “不砍一棵树、不一眼泉、不毁一株草、不一颗石”,这是朱家沟村打造“美丽乡村”的第一原则,也是朱家沟村的底线。近年来,朱家沟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以村情实际为立足点,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朱家沟沉睡的历史被重新“唤起”,让自己“活”了起来、“美”了起来、“富”了起来。

孩子开心嬉戏

河流两岸,年代久远的石磨诉说着古老的历史

花开正艳

“朱子八德”广场

朱家大院

绿色掩映、溪水潺潺

质朴的村道、就地取材建造的石头墙

古色民宿 韦德占 摄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