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凝聚强大合力,攻克贫困堡垒
陇南,地处甘陕川三省交界,山大沟深,贫困,是历史留给这里的一份“特殊遗产”。
陇南的贫困长期“盘桓”,小康,是陇南儿女对幸福生活的恒久守望。为了实现这一梦想,多年来,陇南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聚焦深度贫困,对内,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作为中心任务来抓,将党建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动力,有力推动人财物各类资源向脱贫攻坚一线倾斜,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对外,积极主动与对口支援陇南的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帮扶单位加强对接,找准与对口支援单位职能优势的结合点,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内一外,双向发力,有效助推了陇南脱贫攻坚进程。
陇南日报记者王芳

武都区石门镇青陇(青岛——陇南)现代农业产业园内,技术人员在查看蔬菜长势情况。
在徽县嘉陵镇,稻坪村党支部带领群众把村子从“偏远之地”变成“旅游胜地”;在武都区裕河镇,凤屏村党支部书记黄永有率先种植茶叶,激发群众种茶热情,使茶产业成为全村的支柱产业;在宕昌县沙湾镇,大寨村村民在驻村第一书记冮皓的引领帮助下,积极发展挂面产业,带动了88户356人脱贫致富……
陇南,地处甘陕川三省交界,山大沟深,道路不畅,基础脆弱,自然灾害频发,九县区整体属于秦巴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
多年来,陇南坚持把抓党建与脱贫攻坚“一号工程”有机融合,做到脱贫攻坚“主战场”落在哪里,党建工作的保障引领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带领广大陇南儿女发扬“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精神,举全市之力,精准发力。
一切工作围绕脱贫来谋划,项目资金向脱贫主战场倾斜,帮扶力量和工作精力向脱贫聚焦。
党的执政使命要靠千千万万党员卓有成效的工作来完成。
对陇南来说,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一支优秀的党员队伍、干部队伍、人才队伍,需要打造一支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期好干部标准,且“有信念、有思路、有激情、有办法”的“陇南铁军”。
这样的信念,始终贯穿于陇南的发展之中。一方面着力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公开选聘185名专职村党组织书记,3167个行政村中共有1600多名农村致富带头人成为村党组织书记,1832个村实现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
同时,精心选派驻村帮扶干部。全市选派贫困村驻村帮扶队1707个、县以上单位选派队员5218名,覆盖了所有贫困村,确保“尽锐出战”。
一个支部,一面旗帜,让农村党组织成为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
相关新闻
- 2020年06月19日陇南市防汛工作推进会议召开
- 2020年06月17日【走向我们的小康】陇南市武都区黄坪镇脱贫的“3+N”模式
- 2020年06月17日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检查组检查指导陇南市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准备工作
- 2020年06月16日【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陇南市武都区坪垭藏族乡:“搬出”幸福新生活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