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陇南  >  徽 县

徽县:“姜”来有“钱”图

 2020/08/05/ 14:31 来源:陇南日报 记者王芳 李董

“姜”来有“钱”图

徽县江洛镇生姜种植基地里,群众正在进行田间管护。陇南日报记者 李董 摄

  陇南日报记者 王 芳

  徽县江洛镇的立斗、游龙、马湾等村开始大面积种植生姜了,这对于在地里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马郁社来说可是一件新鲜事儿。

  “种生姜,我们立斗村人想都没想过。”马郁社说道。

  但就有人种了,而且还种出了成效。

  “我们的生姜产业现在已经发展到500亩,种植区域位于马湾、游龙、玉石沟、李寺、立斗等村的川道河湾地带。”徽县江洛镇镇长张志东介绍说。

  其实,江洛镇发展生姜产业也是“偶然”。

  张志东告诉记者,2017年全县要求各乡镇发展订单辣椒,但种植辣椒程序过于繁杂,就在他们犹豫之际,受一位四川朋友的启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在超市买了二十斤生姜,找了一块地试种。

  但令张志东没想到的是,这二十斤生姜年底竟变成了近九十斤。可观的产量,适宜的气候土壤,更加坚定了江洛镇党委政府发展生姜产业的决心。

  “2018年,我们又试种了70亩,每亩的产量达2000公斤,去年发展到了200亩,销售了270吨。”张志东说。

  “我们种植的生姜销售到山东、四川等地,在销路方面根本不愁。”张志东说,生姜适应性强、好管理、产量高,农历三月栽种,六个月生长期,每年一种一收,经济效益比传统农作物高很多,市场前景很好。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江洛镇种植的生姜属于“山东姜”和“云南姜”。

  事实上,在实现脱贫后,乡村振兴如何破题是摆在江洛镇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立足实际,再三考量之后,江洛镇还是把破题点放在了产业发展上。“没有稳固的产业,村民没有稳定的收入,振兴就无从谈起,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重点。”张志东说,“生姜产业给我们找到了突破口!”

  但由于是新发展的产业,加之前期投入成本高,村里很多人到现在都是持观望的态度。

  李露飞算是江洛镇游龙村发展生姜产业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14年从部队退伍之后,在外打拼了两年后,返乡创业。

  “刚开始是打算发展养殖业的,没想到误打误撞种起了生姜,现在总共种了200亩。”李露飞说,“生姜既不耐旱也不耐湿,还喜欢肥沃疏松、富含有机物质、排灌方便的微酸性土壤。不仅如此,生姜长起来了,就不能打除草药,必须人工除草……”聊起生姜种植的话题,李露飞打开了话匣子。

  从零经验到半个“专家”,李露飞的这点种姜经验全靠自学,他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生姜地里。“辛苦是辛苦一点,但种姜比在外打工强,收益多了,老人小孩也能照顾到,还能带动村里其他人。”李露飞说。

  李福莲是江洛镇大岭村易地扶贫搬迁户,从3月份开始种生姜以来,一直都在李露飞的生姜基地务工,“现在种生姜,一年四季地里都有活干,种姜、施肥、除草、收割等等,每天80元的收入,还能照顾家里,我挺知足。”李福莲说。

  “之前,我们算过一笔账,从催芽到收获的8个月,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按照劳务用工支出计算,仅生姜种植产业一项,人均劳务增收达到5000余元。”李露飞说,综合起来看,产业的发展前景很不错,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最主要的是缺技术,另外在销售环节还有中间商,收益未达到最大化。”李露飞说,生姜种植前期投入成本太大,希望政府能出台相关政策,扶持生姜产业发展,做出陇南的生姜品牌。

  “我们将进一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努力将生姜产业培育成为助力脱贫攻坚,群众增收致富的优势特色产业。”张志东说,他们还将建立库容量500吨占地2.5亩的生姜果蔬存储保鲜库。

  采访结束,站在生姜种植基地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绿意盎然的景象,一垅连着一垅的生姜苗在阳光的照耀下随风摆动,这是希望,更是未来。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