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担任武都区磨坝藏族乡党委书记以来,张玉珊始终把工作当事业来干、把乡村当家来建,把全部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磨坝藏族乡的发展中。通过脱贫攻坚、拆危治乱、发展特色产业,使这个曾经贫穷出了名的地方,村庄变美了、村社路通了、房子变新了、群众增收了,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赢得群众的期待和信任。
发展产业 摘除“穷帽”
武都区磨坝藏族乡属少数民族乡,境内群山万壑,属高寒阴湿地区。为加快全乡脱贫攻坚的步伐,张玉珊走遍了磨坝藏族乡每一个角落,最终确立了因地制宜发展花椒、中药材、中蜂养殖等特色产业助农增收的思路,制定了党建引领助推产业扶贫发展模式。
为使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张玉珊协调富民公司积极引进“美人椒”,探索 “双椒”套种模式,为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如今,武都区磨坝藏族乡特色产业发展已形成了“夏收花椒冬收药材”的产业发展格局。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模式,带动全乡农户种植花椒1.5万亩,中药材1.06万亩,养殖土鸡3千只,中蜂养殖1300多箱。
在拆危治乱工作中,张玉珊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亲自部署、现场指挥,困难问题及时解决,全程督促指导拆危治乱。集中目标、集中力量、集中调度清理乱堆乱放,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垃圾污水治理,拆除残垣断壁、破旧棚房、改造旱厕。注重发掘保护古村落和古建筑,留住乡音,记住乡愁。建通组公路、入户便道及文体小广场等建设,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发展旅游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向险逆行 守护藏乡
1月25日,张玉珊突然接到上级指令,还没来得及给妻子和两个孩子道别,就匆匆忙忙的赶往工作单位,着手部署疫情防控工作。
在张玉珊眼里,疫情防控是大事,关乎全乡人民的生命健康和人生安全,一点都马虎不得。连续18天,张玉珊都没有回家,甚至连一个电话也没给家里打,一个视频也没给妻子和孩子发。他的妻子也投入到紧张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家里只有八十岁的老母亲和两个孩子,母亲常年身体不好,年前刚刚出院。家务都落在了十岁的大儿子头上,冲奶粉、拖地、蒸米饭、哄弟弟…… 家人都不觉得辛苦和委屈,妻子告诉他,“你在外面守护百姓的平安,我在后方守护你的小家。”连续多日的分离,她只想问一句:“老公,今天能回家吗?”
他是儿子,是老公,更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都需要他照顾。但是,在疫情面前,他果断丢下小家,主动站到大家面前,家里的困难从不说,他只在乎有没有尽到对大家的责任。从早到晚,从乡监测点到各村监测点,都有张玉珊的身影。
抢险救灾 永立潮头
8月份以来,连续的强降雨天气,磨坝河、红崖沟河等河流水位暴涨,全乡多处山体出现滑坡、塌方,造成道路,水利、电力、通讯、农田、群众住房、村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不同程度遭受损毁,全乡8个村不同程度受灾。处于偏远山区的“藏乡”在遭到暴洪重创后曾一度成了“孤岛”。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张玉珊穿越悬崖峭壁、爬行过齐腰的泥浆向区委书记、区长及包乡领导汇报灾情。同时,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冒雨分批奔赴各村,同村干部一起逐户排查灾情,严防发生次生灾害,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稳定群众情绪。
曹磨公路是磨坝藏族乡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暴洪灾害造成曹磨公路多处道路中断。张玉珊立即行动,带领抢修队伍逆流而上。他告诉抢险队员,曹磨公路是全乡的生命线,必须第一时间打通,哪里不通,就抢修那里,大型机械用不成,就用小型挖掘机。经过抢险队员七天,累计200多个小时的昼夜奋战,终于打通了这条生命线,抢通了一条能够容纳小车通行的便道,为全乡的物资运输和群众出行提供安全保障。
在潘家湾村,一位杨大爷守着自己家新建的小二楼房,张玉珊带领村干部多次上门动员老人撤离,老人说什么也不走,甚至说:“我被水冲走了和你们没关系”。灾情就是命令,不能漏一户,不能漏一人。张玉珊苦口婆心劝说老人撤离了隐患点。并及时调配挖掘机,连夜抢修河堤,拓宽河道,经过四个小时的不懈努力,4户23余人全部平安撤离。
在磨坝乡,哪里险情最紧急,张玉珊就出现在哪里。他舍小家,顾大家,家中房屋被水冲塌,顾不得回去看一看;因为断电、断网,甚至从来没有给妻子报一个平安,他首先考虑的是群众,始终坚守在抗洪救灾一线。
他号召磨坝藏族乡党员干部不等不靠,主动作为,通过“村级小喇叭”、手摇扩音器、微信群、入户走访等多种宣传方式,宣传防汛安全知识。组织驻村干部、村社干部扎实开展“四个到位”隐患点巡查和灾情排查。逐村逐户查看村庄积水情况,查看房屋受损情况,对特困供养人员、贫困户、低保户、独居老人等重点人群进行了重点走访。先后转移安置受灾群众225户925人,无人员伤亡。
在2019年9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表彰大会上,张玉珊被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模范个人光荣称号。 (金树军)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0年06月29日“一核三微”盘活社会治理新动力——访嘉峪关市雄关街道祁连社区党委书记杨秀琴
- 2020年01月09日【2019年甘肃省“最美扶贫人”】干字当头 践行誓言 ——记徽县大河店镇党委书记李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