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陇南  >  陇南市

陇蜀之城 深耕南向——尚勋武一行专题调研陇蜀道申世遗工作掠影

 2020/10/28/ 16:53 来源:陇南日报

调研组在徽县召开座谈会

调研组在徽县栗川镇郇庄村调研宋代砖塔

  “莫怪武都多川味,只缘蜀道有秦腔。”生动而深刻地反映了陇蜀两地山水相依,民情相通,文化相融,密不可分。陇蜀道是古代衔接大西北和大西南的重要通道,是丝绸之路通往蜀地的重要支线,是南北丝绸之路的桥梁和纽带。

  全国政协常委、省政协副主席、民进省委会主委尚勋武非常重视陇蜀道申请世界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工作。10月17日至20日,他带领由省社科、文化、文物相关部门专家学者组成的调研组,一路翻山越岭,探秘陇蜀古道,在武都区、徽县专题调研阴平古道、青泥古道的历史遗迹和文物保护等工作,助力陇蜀道申请世界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

  市政协主席张昉,民进省委会专职副主委兼秘书长温艳,市政协二级巡视员剡蛟龙,以及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局、市博物馆、武都区、徽县、成县、两当县有关负责人和文史工作者参加调研或座谈。

  尚勋武一行先后深入陇南市大数据政务中心,武都区阴平道琵琶镇张坝古村落、桔柑镇响崖坝古栈道遗址、三河镇国保单位广严院,徽县青泥道嘉陵镇天河古银杏群落,嘉陵镇稻坪古村落、尹家大院,国保单位《新修白水路记》碑、栗川镇宋代砖塔,吴山吴玠墓碑等调研点进行实地察看,现场交流,交换意见。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大县域内古村落古遗址保护力度,利用现有资源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提出了指导意见。

  调研组成员经过实地考察调研,对“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青泥古道绕羊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陇蜀道艰险程度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尤其是对自古以来陇蜀道在整个蜀道领域的重要作用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尚勋武对陇南市近年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敬畏自然,尊重规律,建设陇蜀之城,深耕南向,把陇南建成甘肃向南开放的桥头堡,积极组织开展陇蜀道申世遗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也对徽县围绕陇蜀道申世遗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据市文广旅局介绍,分布在陇南境内的陇蜀道全长910多公里,主要有祁山道、陈仓道、阴平道三条线路,沿途有众多的古建筑、古栈道、桥梁、石刻、壁画等,与之相关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6处,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29处,市、县文物保护单位有300多处。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为陇南市参与陇蜀道申世遗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考察组成员一致认为,大量的文物遗存证明陇蜀道在蜀道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陇南市境内的青泥古道、祁山古道、阴平古道、茶马古道,曾经是中华民族在西部政治经济军事活动的重要通道,历史遗迹丰富,人文资源优势明显,开展陇蜀道申遗对保护传承蜀道历史文化,提升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建设陇蜀之城,把陇南打造成甘肃向南开放桥头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次专题调研活动,专家们围绕陇蜀道申世遗工作所提出的中肯意见建议,不仅会推动陇蜀道申世遗工作同陕西、四川方面合力有力有序进行,也会让沉睡在陇南大地的文化资源在保护中活起来,更加深厚地滋养陇南人民。

  本版文图由市政协研究室提供

首页  上一页  [1]  [2]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