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陇南  >  两当县

春到两当花自开——探寻甘肃“最具生活环境竞争力县”

 2021/03/04/ 08:03 来源:陇南日报 记者 杨丽君

  (三)乡村如画、清净整洁、美丽宜居

  ——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水泥路通到了每家每户,小河沟里水质清澈,池塘里也没有臭味飘来,路边还建有公厕和垃圾房……

  日前,记者来到金洞乡新潮村栗子坪社,放眼望去,第一感觉是整洁,目之所及,几乎没有垃圾丢置在外。

  “以前路边全是猪圈和厕所,垃圾都会倒在河里,夏天臭气熏天,路上也是污水横流,不但滑还很脏。”新潮村村支书赵强指着脚下的水泥路告诉记者。

  赵强说,这一切可喜的变化都得益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两当县持续加大力度改善农村路水电网等基础设施,依托现有山水脉络和独特风光,大力实施“垃圾革命”“风貌革命”“厕所革命”等“三大革命”,推进“六项行动”,撬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两块木板站中央,三尺席子围四周,上能看见天,下能看见地。”鱼池乡乔河村村民史国军这样描述村里以前的厕所旧貌。

  如今,在乔河村,这种情况已有了根本改变。“改造前,厕所里的苍蝇、蚊虫特别多,改造后,厕所里干净卫生,难闻的气味没有了。”史国军说。

  以往在城市里才能看到的“星级公厕”,如今在两当县各农村随处可见。全县累计完成农村改厕1.03万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了常住户的90%以上,行政村卫生公厕实现全覆盖。因地制宜,盘活沼气资源,探索出“沼气池+”、“一室多用”改厕新模式,并在全省推广。

  垃圾治理涉及千家万户,同样是关系民生的大事。

  两当县实行城乡环卫“全域一体化”治理,积极探索推广“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和以县域、片区、乡镇为主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目前,两当县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让城乡“颜值”更高。

  在农业生产废弃物处理上,全县废旧农膜回收率、尾菜处理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和粪污处理利用率分别达到90%、85%、90%和100%。

  为彻底改变村庄“脏乱差”现象,两当县大力推进“风貌革命”,开展拆危治乱,按照村庄规划,重点对路、水、厕、沟、塘、房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建设。

  “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化绿化环境,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全面彰显生态之美、人文之美、时代之美、发展之美。”两当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王永宏说。

  群众协同参与,才能实现“美美与共”。结合乡风文明行动,两当县开展“美丽示范农户庭院”创评活动,常态化开展“美德进农家”、道德“红黑榜”和“乡村卫生之星”评选活动,引导带动农户改掉陋习,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探索推行“民事直说”,加强了基层党建,创新了社会治理,成为走进人民大会堂的“两当经验”。通过这一平台,每月的10日和群众共话乡村发展,转变了干部工作作风,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现在村里人,遇事不吵不闹、邻里互帮互助,大家都是一团和气。”乔河村副主任庞世云说。

  (四)人民幸福、独具魅力、充满活力

  ——建成全县人民安居乐业、幸福快乐的生活家园,建成人们向往的陶冶情操、健康养生相得益彰的度假乐园。

  雨水时节,位于两当县东南部的“亚洲最大的白皮松纯林区”——杨店镇灵官村陈家沟社,又迎来新的生机。

  绿道串起乡村图书馆、游客接待中心、书画创作基地、农家客栈,移步换景之间,注解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美丽乡村图景。

  原生态的生态美景让这里游客不断,如今,陈家沟社已经是全域旅游示范村,打造成采摘、旅游、住宿等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绿色,不仅是生态,也是产业。正如陈家沟社一样,两当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改善了人居环境,提升了城市品质,也繁荣了经济,不断见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实现“生态美”和“百姓富”共生。

  一系列战略决策、行动方案和制度设计相继推出,绿色发展的“紧箍咒”越念越紧——

  坚持绿色发展导向,打好红色两当、生态两当、田园两当、诗画两当四张旅游牌,以两当美丽特色县城、兵变纪念馆等为核心,把美丽乡村旅游景点串珠成链,2020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125.0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4亿元;

  探索发展的“地下有药、地上有果、林下有鸡、空中有蜂、四季有花、村中有客”的山地立体农业模式被推广放大到全国,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7841元,较2013年增长101.9%;

  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在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土地集约利用等方面持续降低单位资源消耗水平,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绿色生态为方向,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发展;

  ……

  从守护、保护、呵护生态,到如今的生态逐渐转化为发展的红利,转变为百姓幸福的笑颜,越来越多贫困群众享受到了“生态红利”,两当也成为全省首批、全市首个摘帽退出的贫困县。

  不仅是美丽生态、美丽经济,更是美好生活、美好未来。

  两当毗邻陕西宝鸡、汉中两市,是陇南连接陕西通往华中的交通要冲,也是甘肃与东部、南部地区文化交流、通商贸易的重要门户,具有在全市优先融入关天经济区的地理优势。

  如今,一个人民幸福、宜居宜游、独具魅力、充满活力的美丽新两当正款款而来。

  成立爱心教育基金,在全市率先实现学前至高中15年免费教育;

  抢抓东西扶贫协作机遇,争取公益机构捐赠总价值1.04亿元的医疗设备;

  两徽高速的建成,打通了陇南地区通往宝鸡和汉中的高速通道,构建陇南地区通往宝鸡、西安以东地区的便捷通道,让两当人民出行更方便。

  在农村,全县乡镇和行政村通硬化路率、建制村通客车率、农村公路列养率均达到100%。

  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美好生活触手可及。

  发展生态产业,推进全域旅游,扮靓美丽两当,建设红色福地。

  “我们既要保护好生态环境,也要建设好美丽两当,同时要以红色精神为引领,巩固拓展全省‘最具生活环境竞争力县’创建成果,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建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红色新两当。”郭省军说。

  春潮天地荡,风帆征途扬。一个人民安居乐业、幸福快乐的生活家园,正成为美丽中国的精彩注脚,而一扇事关永续发展、通往红色新两当的未来之门,也正在徐徐开启。

首页  上一页  [1]  [2]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