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陇南  >  宕昌县

97岁老人的红色记忆

 2021/04/14/ 15:39 来源:陇南日报

红军长征哈达铺纪念馆内场景。 李 董 摄

  1935年9月的哈达铺,相较于往年,天气依然炎热,让人很难想象这里已经进入了秋季。10多岁的周尚仁跟着爷爷,挑着一担凉粉,向镇子周边的戏台、庙宇和空地上走去,那里驻扎着几天前刚刚突破天险腊子口而来的红一方面军。

  “他们着装一律,官兵不分,服装陈旧,脚上穿的都是布条编的‘片儿鞋’。”现已近百岁高龄的周尚仁老人,脸上布满皱纹,满头银发,但老人回忆起八十多年前的经历,依然能清晰而有条理地娓娓道来。

  他告诉记者,红军抵达哈达铺时,很多村民纷纷逃走,或者躲在房子里,只有胆大一些的站在门口或村口,看看红军究竟是“阿木样子”。

  “在国民党和地方军阀的宣传中,红军是无恶不作的匪军。”周尚仁说。

  但让周尚仁和哈达铺镇的百姓没想到的是,红军与以往的土匪根本不一样,并没有胡乱放枪,也没有打人、抢东西,而是语言和蔼地与大家打招呼。

  “他们也不惊扰百姓,都集中待在镇子周边的戏台、庙宇和空地上,或是睡在道路两边的路牙子上。”周尚仁回忆说。

  红军的行为感动了百姓,镇子上的人纷纷尽其所有,给红军送去了衣服和食物。

  “当时有四位红军女战士住在我家。”周尚仁指着东边的老屋告诉记者。

  顺着周尚仁老人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这栋经过80多年风雨冲刷的木质房子依然坚固,只是略显陈旧。

  “女战士吃住都在我家,经常帮忙挑水,跟着奶奶学做蚕豆凉粉。”周尚仁说。

  周尚仁回忆,红军离开时,四位女战士中的其中一位——何秀英,意外患上痢疾,不得不留在周家养病。

  经过一个多月的调养,何秀英的身体渐渐恢复,带着周围邻居准备的粮食出发寻找大部队,然而半道迷路,最终还是返回到了哈达铺。

  1936年冬天,国民党军鲁大昌部发起“清乡”行动,不仅刚在岷县建立的3个区、8个乡、35个村的苏维埃政权和工作人员遭到清洗,许多为红军办过事的普通村民也没能幸免。为了掩护何秀英,周尚仁的奶奶在深夜悄悄把何秀英从夫家接了回来,把她安置在院子里8尺深的洋芋窖里。

  如今,何秀英已去世多年,周尚仁家的小院里已经找不到曾经的洋芋窖。

  “我一直很喜欢书法,最喜欢的就是毛主席的《七律长征》。”说到这里,周尚仁的语气里带着略微的自豪,“我亲眼见过毛主席,还听到他讲话”

  “人特别多,把院子挤得满满的。”周尚仁说,他从戏台的侧面看过去,发现毛主席的个子很高,皮肤也好像比其他人白,穿着一套打了补丁的灰军装,头发很长,讲话时声音特别大,老远就能听到。

  “当时还小,没注意,也没记住毛主席当时都说了些什么,但现场的老百姓和红军战士一阵阵的掌声说明,毛主席讲的话应该是让他们特别高兴。”周尚仁说道。

  ……

  80多年过去了,当时红军在哈达铺的故事,穿越了历史的烽烟,从这位97岁高龄的哈达铺老人口中讲出,把我们带入了当年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老人口中那一个个感人肺腑的长征故事,一段段刻骨铭心的红色记忆,都是对长征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光大。

毛泽东、张闻天住室旧址

  (记者王芳组稿 资料来源于《中国共产党陇南历史》等)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