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陇南  >  成 县

苏元:“一心向党”众人合力办大事

 2021/06/11/ 20:08 来源:陇南日报 记者 靳淑敏

  记者 靳淑敏

  在成县苏元镇虎垭村,1949年出生的虎理忠今年已经72岁了,每天早上、傍晚,他都会带着镇上配发的“党员收音机”来到新建的广场上,听着收音机里播放的党史知识和红色故事,看看村民们跳广场舞、孩子们荡秋千,广场旁边他参与制作的5颗木板雕刻的五角星熠熠生辉。

  “五角星是村民自己用废旧木板刻的,包括广场上的花盆、秋千都是用水毁的废木材自己做的。”虎垭村专职支书兼村主任刚钊说,虎垭村是苏元镇基础条件最差、最偏远的村,全村99户387人,居住比较分散。

  沿着村里的道路继续前行,看到10多个村民有说有笑,相互配合正在完善修建村里的小广场……“这里原来是废旧的打麦场,路边还修了厕所,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们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大家提议把这里打造下,建成党史学习教育广场。”刚钊说,目前,该广场被确定为苏元镇为民办实事项目。

  从正月初七开始,虎垭村每天都有10多名群众义务投工,参加小广场的建设。“这个小广场我们花了2000多元,大家都是抱着‘感党恩’的想法,把拆危治乱时拆掉的废旧木板,自己主动扛过来,有三轮车的就拉砂,有手艺的就当大工……一人出一点力就修建起来了。”刚钊笑着说,现在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止虎垭村——

  在苏元镇大坡村马槽社,原来脏乱差的打麦场,在东家捐的废木头,西家给的旧瓦片,和一大帮人的巧思巧手下,被装扮成了漂亮的红色主题党史学习教育广场,一大一小的心形步道,生动形象地体现了“党在我心中”。在一棵大树下的石头上手绘着一面鲜红的党旗,旗上写着“永远跟党走”。许多心形、旗帜状的宣传牌上写满了各种关于党的知识,村民们随时随地就能了解学习党的知识。

  苏元镇综治办副主任贾小城说,大坡村马槽社的党史学习教育小广场,是在群众大会上,大家提出来的,然后列为苏元镇我为群众办实事中,从3月份开始建设,群众积极参与,花了20天的时间1000多元,把广场建了起来!

  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们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强化学习方式,拓展学习内容,创新推出‘每日红色大喇叭’播、‘抖音直播微党课’传、‘党员收音机’听、‘党史口袋书’宣和‘党史活教材’讲等学习载体,切实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让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走心。”苏元镇党委书记孔凌凌说。修建党史学习教育小广场,虽然没有资金,但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让群众唱主角,依靠群众,相信群众,问计于民,众人合力办大事,而且群众自己设计建设的过程,就是学习受教育的过程。

  如今走进苏元镇,就地取材、变废为宝修建的党史学习教育小广场随处可见。废弃砖瓦、木头、磨盘、碾子、瓶子、轮胎、农具、水缸坛罐等材料,通过巧妙的构思,变成了小花园、创意小花坛、创意小栅栏等;许多堆放多年的砖块、瓦片、轮胎都有了“用武之地”,被装饰成了五颜六色、富有生机、温馨十足的党员之“家”。

  “我们以‘实’字托底,‘干’字为要,以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统揽,以党史学习教育、小景观点打造为重点,以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契机,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效与‘马上就办’和‘大抓落实’充分结合起来,着力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精准发力,让党史学习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孔凌凌说。

  截至目前,苏元镇清理整顿打麦场、建筑料场和垃圾场90多处,通过“民事大家谈”“民事大家说”“民事大家议”,采取支部引领、党员群众参与,就地取材、变废为宝,自编自建等方式,打造各村小景观点95处。群众在休闲过程中学党史,知党史,不仅“刷新”了乡村颜值,拉近了干群关系,更凝聚起一心向党的向心力。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