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陇南  >  陇南市

“得陇望蜀”是诗人永远的追求 ——简评“得陇望蜀诗丛”

 2021/07/29/ 16:23 来源:陇南日报 娄炳成

  娄炳成

  最近,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得陇望蜀诗丛”第一辑正式面世,这是我市五位重量级诗人的诗歌作品结集而成的诗集,分别是秦戎(高天佑)的《踏歌而舞》、毛树林的《露珠无岸》、过河卒(焦红原)的《擦洗阳光》、老盖(王怀钦)的《世态与季节》和向前的《惊蛰的声音》。幸得赠书,如获至宝,爱不释手,遂有评述。

  这部诗集的前四位作者,在我市文坛诗坛都有很高的声誉。向前虽是后起之秀,其诗歌亦有超拔之处。我与前四位有着四十余年、三十余年不等时间的交往之情;知道向前也不晚,但读他的诗歌作品较迟,却也令我刮目相看。由于“知根知底”,倒还觉得自己颇有资格对他们的诗作给予品评,谈谈自己的读后感。

  一、陇蜀情结

  “得陇望蜀”这套诗丛,问世于当下全市倾力建设“陇蜀之城”的前期阶段。在见蜀思齐、积极进取的陇南经济社会发展新时期,五位诗人怀着十分深厚的“陇蜀情结”,用自己的诗作精品为建设“陇蜀之城”摇旗呐喊,擂鼓助阵,可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秦戎的《踏歌而舞》,其卷五题名为“陇蜀之情”,其中的一首同名诗歌共有四段,每一段的开头都写道:“你从**来,带着一份情”,让人感到从祖国四面八方来的人,都与陇蜀之城结下了不解之缘,带来了深厚的情谊,读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观感。

  毛树林的《露珠无岸》卷五题名为“陇蜀断想”,其中一首《生命之舞》的短诗,第一段写道:“日夜迎着风雨,辛劳的种子/在山坡每一片春光上繁殖/我举起手臂上升为锄/如山的枝丫,敲击天庭的红阳”,给人感觉人间烟火生生不息,就是源于“得陇望蜀”的动力。

  过河卒、老盖、向前的诗集,虽然没有“陇蜀”字样的卷集和诗题,但是从他们写作的与陇南有关的诗篇里,依然能够读到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陇蜀情结”,让读者感受到陇南大地上秦陇文化特色的同时,还能感受到巴蜀文化的风采。

  二、诗人情结

  所谓“诗人情结”,就是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大好河山的热爱,对沧海桑田的感受,对岁月流逝的伤怀,对百姓疾苦的关注,对诗歌艺术的参悟等等。捧读五位诗人的诗集,没有无病呻吟,没有期期艾艾,充盈着满满的正能量的同时,还凝聚着深深的“诗人情结”。

  秦戎的组诗《醉意陇蜀之城》,以三种民间酒类入诗,把酒文化、陇南物产、古今酒话、诗人友情、饮酒情趣等融于诗行,体现了作者对生活、对友人的热爱,遣词造句很平实,读来却令人感动。毛树林的诗集《露珠无岸》首卷前三首:《伫立汨罗江》《艺术的诞生》《诗歌的诞生》,第一首以当今诗人的情感去凭吊伟大诗人屈原,凝重得令人需要屏住呼吸去阅读;第二首以“瓶子”的具象寓意认知的屏障,只有诗人的“心灵”才可以突破藩篱,迎来艺术生命的呱呱坠地;第三首可以说是第二首的姊妹篇,把诗歌比喻成世间万事万物,需要“用精神中最粗壮的柱”去支撑。这三首诗歌情真意切,都是“诗人情结”的经典体现。

  过河卒的《为每首诗建一座庙》,其理由是“因为我们所热爱的文字,和由它架构起来的诗歌,一发声便是众神的合唱,一开口就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经卷或者雅歌”,其“诗人情结”溢于言表。老盖的《想写一首十四行诗》,在寒冷的冬天,“我梦见有一点阳光,它抚摸着睡眠,让我想起爱情和灵魂”,把许多冬天的印象与诗人的渴望连接起来,体现了抑郁中舒展开来的“诗人情结”。向前的《惊蛰的声音》,把大地的苏醒与诗人的萌动情思融于诗行,“用明光的含义弄出声响”,是以“诗人情结”写就的一首生命之歌。

  三、理想情结

  古往今来,所有的歌者不论是在庙堂之上,还是在乡间荒野,无非是在唱我们自己,唱自己的理想和生活。五位诗人的每一首诗,都发乎内心,成于自然,通过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题材、各种具象、各种意境,用自己的诗与远方的理想相呼应,通过现实的土壤种下理想的稼禾,收获丰硕的果实。

  秦戎的组诗《踏歌而舞》由三首诗组成,第一首《拥着玫瑰入眠》,诗歌中的“玫瑰”,既是美人,也是故乡,更是理想。人在“诗”里,灵魂却去了“远方”,走向理想的天国。毛树林的《太阳鸟》,将诗人的心灵比喻为远古传说中的凤凰神鸟,飞向理想的天堂,去寻找自己的另一半,将现实与理想融为一体。

  过河卒的《过河卒说明天》,十三行诗句让理想的鸟儿从苍古飞到今天,飞向明天,把诗人的追求幻化为成群的鸟儿,一直飞翔,一直寻找,其动力就是“许多想法仍没实现”。老盖的《回归》,用四个自然段描写了第一场春雨带给诗人的联想,诗句的许多意象是跳跃式的,但又拴在隐约的理想的绳索上。向前的《放飞心情》中,有一句“我愿蚊蝇有个好心情”十分特别,诗人通过博爱情怀,尽写人与自然、与自身的和谐相处,当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世界。

  通览“得陇望蜀诗丛”第一辑中五位诗人的诗作,大都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准,是他们三十多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时代进程而潜心创作的诗歌精品,是六零后诗人群体各具特色的样板之作,是诗人对陇南这片热土的倾情回报,是对建设“陇蜀之城”精神文化的奉献。同时,诗人群体以丛书的形式结集出版,立足于诗歌书写而观照当下现实,在当代陇南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的重大意义,无疑将为“陇南诗群”的崛起和“陇南文学流派”的形成带来积极的现实影响。可庆可贺,可圈可点!

  2021年1月22日于武都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