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陇南  >  成 县

成县建成大数据中心:疫情防控更科学 为民服务更便捷

 2021/11/12/ 12: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通讯员 陈东平

  中新网甘肃新闻11月11日电 (通讯员 陈东平)近年来,成县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大数据战略,紧密结合全市大数据发展已有成果与县情实际,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创新发展,大数据赋能社会发展成果斐然。

  2020年底,成县被陇南市列为大数据建设试点县后,多方考察学习,本着“市县贯通、标准一致、汇聚已有、注重应用”的原则,围绕“搭框架、建系统、聚数据、云储存”的总体思路,今年建成了成县大数据中心,并于4月正式挂牌启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应急预警、政务服务、智慧医疗、电商分析等各大领域,大数据的赋能,疫情防控更科学,城市治理更智慧,为民服务更便捷。

  信息助力,科学防控“智战疫魔”

  此轮疫情发生后,成县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依托成县大数据中心现有平台资源,建成成县集中隔离点远程调度指挥系统,实现对2个集中隔离点的实时调度指挥,为科学智防疫情提供了支撑保障。

  通过点对点建立远程调度指挥系统,每天召开视频调度会议,传达学习有关政策要求,听取各隔离点工作情况汇报,分析研判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并通过“三区两通道”视频资源,全方位监督隔离点工作人员和医务人员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规定和规范流程开展场所消杀、人员隔离、医学观察、解除隔离等作业,从源头上减少了非必要人员进入隔离点交叉感染的风险,实现了实时、高效、灵活指挥调度。

  为了方便群众进行核酸检测,依托全市疫情防控监控云直播平台,积极搭建打通资源平台,让群众可通过微信小程序“数智成州”和微信公众号“成县大数据中心”“陇南成县发布”3种方式直接打开实时查看各核酸检测点的情况,选择就近且人少的监测点进行核酸检测,有效避免人员聚集带来交叉感染。目前,全县已建成直播核酸检测点23个。

  创建成智慧小区,借助智慧小区平台和人脸识别门禁系统,通过AI人脸识别、大数据分析等信息化技术,及时掌握进入小区人员健康情况。一旦发现红黄码人员,系统将立即发出提醒,并将信息第一时间反馈给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了群众安全。结合疫情防控增加了疫情管控和驾驶舱功能,可以实现管辖范围内人员红黄码实时掌握,并可实现投屏到电视墙上或在电脑上打开进行管理。

  10月30日,成县在全县范围内事业单位、小区出入口、学校、商超等场所全面推广运用“陇南健康‘场所码’”,在短短的3天之内,全县申领场所码5045个,日扫码通行达4.7万人次,累计扫码通行11万人次。该“场所码”通过“人脸+身份证验证”登录,与公安部、健康码、行程码数据对通,扫码人员信息在市云中心储存,具有使用便捷高效、避免感染、信息真实、管理科学、流调精准、数据安全等特点。

  汇聚集成,发挥数据”中枢神经“

  根据陇南市大数据“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全县大数据发展实际,成县将大数据中心功能定位为“4+3+N”(4即4个中心,分别为大数据展示体验中心、应急指挥中心、智慧城市中心、数据共享中心。“3即3个平台”,分别为成县大数据分析平台、成县视频资源汇聚平台、成县自然灾害预警指挥平台。N为大数据+拓展应用),旨在汇聚集全县信息系统和视频资源,充分发挥大数据在应急预警指挥中的“中枢神经”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赋能作用。

  上下贯通,部门集成。成县打通了气象、水文等省直单位的数据系统,对接了陇南市自然灾害预警系统、智慧停车、智慧社区、乡村大数据、陇南医保大数据等10多个系统,集成整合了政法、公安、交通、统计、发改等县直36个部门的信息系统和数据视频资源,实现县直各部门数据资源集中共享、汇聚分析、应急指挥等功能,可实时监测尾矿库及全县17个乡镇的降雨量、县内两条出境河流的水流量,解决了在应急指挥中各部门信息有“壁垒”、数据有“孤岛”问题。

  为民便民,打造指尖“政务服务”

  如何让老百姓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这是成县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成县按照国务院、省、市“放管服”和“四办改革”“不来即享”“办事不求人”及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关要求,着力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构建智慧型政府,开发了集个人办事、企业办事、在线预约、部门服务、办件查询、我要咨询、智能问答等功能为一体的网上“办事大厅”。

  “办事大厅”覆盖县直36个部门,现在群众、企业法人只要关注成县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就可以“动动手指”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群众、企业法人有疑问可以线上随时咨询,彻底解决群众“多头跑路、多次跑路、办事难”等问题,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截至目前,线上累计申请办件3.75万件,办结率100%。

  无人警务,群众服务“自助可选”

  身份证是群众外出办事的重要证件,为了破解传统的8小时5天制服务“短板”,成县大胆探索,勇于尝试,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建立“无人警务室”,旨在打造群众身边的贴心服务,让群众所需的警务服务24小时“自助可选”。无人警务室整合了便民服务、交通违法处理、居民身份证自助拍照、居民身份证自助办理、居民身份证自助领证、临时身份证制证等六大智能服务功能,群众只需携带身份证或驾驶证,根据系统提示,即可实现公安户政、交管业务的一站式24小时自助办理,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成县无人警务室的建立,破解了公安窗口服务、社区警务工作受时间和警力限制的“短板”,实现了业务申请从“窗口固定时间办”变为“群众随时自助办”,“人工服务”变为“智慧服务”,节约了警力,打通了警务服务“最后一公里”,将大数据、智能服务体现在服务民生的细枝末节,提高了人民群众满意度、幸福感。

  智慧预警,实现指挥“预防一体”

  成县地处秦岭山脉,境内地质结构多样、地形复杂,自然灾害、地质灾害易发、频发。一到夏季,暴雨、大暴雨天气有时连续叠加,局部的强降水,致使山洪、滑坡、泥石流、山体垮塌等灾害频发,群众生命安全遭受极大威胁。如何让自然灾害预警能早感知、早防范,提前做好受威胁群众的安全撤离至关重要。 成县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合理避让、重点治理”的防灾减灾理念,在大数据中心建设中把智慧预警和应急指挥作为整个大数据中心建设的重中之重,打通了气象、水文、自然资源等部门的监测数据,实现数据汇聚,实时监测,综合分析,预警预防。

  在暴雨来临之前,通过气象云图分析预判和灾害预警平台,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逐步健全防灾减灾工作机制,探索出一条以监测预警为依托,群测群防为基础的灾害预警预报体制,高效有力的防灾减灾预警机制和综合协调机制,为受灾害威胁群众安全撤离提供科学依据,转变了传统的“救灾”为“防灾”,有效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与此同时,成县还将全县17个乡镇44个监测点位的实况温度、日最高和最低温度、小时降雨量、日降雨量等信息全部对外实时,群众可通过“乡村大数据”“数智成州”等平台随时查看,做到科学防灾、安全出行。今年汛期,成县自然灾害预警系统已向辖区群众发布预警7次,预警信息2.8万条。 以前在应急指挥中,只能一个部门一个部门调取信息资料,既耽误时间又影响应急指挥。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只能赶赴现场查看,而现在成县通过大数据手段,将应急指挥大厅设在大数据中心,可以直接调取突发事件现场视频资源、高清地图和部门数据资源,实现远程科学应急指挥。

  智慧就医,让患者“省心舒心”

  医者仁心,大医精诚。成县按照智慧医院建设要求,县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医院已实现智慧就医和管理,患者健康码、检查报告化验单在三家县级医院互认通用,减少了群众重复检查、多次付费。成县人民医院建成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心电诊断等系统。先后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清华大学附属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和甘肃省人民医院实现了远程会诊、远程PACS影像诊断等功能,让群众不出城可以享受到一线和省城医院的先进医疗水平。

  为了解决乡镇卫生院医疗水平发展不平衡、人才紧缺的问题,建立以县人民医院为中心,覆盖乡镇卫生院LIS、PACS连接的区域影像平台,实现城区优质医疗资源与乡镇卫生院的共享。

  如何让患者就医更省心、舒心?为了让患者就医更便捷,成县人民医院建立远腾云就医平台和移动端,患者只要关注成县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建立健康卡就可以实现在线问诊、预约挂号、健康查询、网上缴费、报告查询和自助打印等功能,通过运用数据智能化手段,改变了患者传统的挂号、缴费、就医、检查、取药等多个环节的“重复排队、多次跑路”,实现让患者不排队、少等侯,就医更省心舒心。

  数字赋能,乡村振兴“便捷智慧”

  为促进数字赋能乡村振兴,成县红川镇率先建设数字化“乡村钉”,通过“钉钉”搭建组织体系,打造数字乡村服务人民群众。完成了“乡村钉”数字乡镇平台组织结构搭建和基础功能模块开发等工作,基本实现了镇村户三级联通的数字化网络。

  以前群众最关切政务村务公开,现在通过“乡村钉”数字平台,群众可以足不出户查看到户惠民政策和村务支出等情况,大家还可以在“乡村钉”中实时掌握镇村动态、疫苗接种通知等民生信息。 目前各村(社区)已建立党员之家、政务公开、便民服务、村民全员圈、智能填表、应急人员电话本、矛盾纠纷排查等10余个便民应用,让群众办事更便捷、服务更高效。 通过数字大屏中的“百姓数据”“基层治理”“幸福家园”“外出务工”栏目和板块,可以随时查看全镇10个村1个社区和50个组的人口、产业发展数据,各村环境卫生评比、平安村组建设、村务公开和矛盾纠纷排查、处理以及外出务工人口数、就业分布、月平均收入等数据,为群众有针对性、个性化开展综合服务提供依据,开启了“数字化、智慧化”乡村振兴新路径。

  智慧电商,为种产销“把脉问诊”

  今年以来,成县紧握电商和大数据发展历史机遇,把电商与大数据分析深度融合,开发了成县电商大数据分析平台,运用大数据分析为进一步指导成县电商正向发展赋能,通过大数据平台分析,对农户种养产业规划、产品网销提质增效、企业转型升级做出指导。

  2020年,成县电商销售总额为6.5亿元,其中线上销售1.8亿元。通过大数据分析,在成县自有网销平台中,同城配送业务占比48%。在2020年全年电商产品销售中,6月至11月为销售旺季,其中,销售量最好的单品为核桃系列产品、手工挂面等特色优质农产品。 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指导电商企业在4月、5月就开始备货,做好前期准备,确保销售旺季不断货。同时,通过销售最好单品分析,可以指导企业把核桃系列产品、手工挂面等作为重点研发产品,积极研发系列精深产品,借机打造爆款热销产品。同时,可以指导农户加强对核桃产业的管护,积极发展手工挂面等热销产品,促进产业丰产壮大、群众致富增收。 食品安全事关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了打造让消费者购得放心、吃得安心的优质绿色农产品。成县结合溯源大数据在线系统,对部分电商企业搭载了全程摄像头,实现种养殖产业实时可监控、可溯源。消费者通过溯源平台,可以24小时观看曾在央视新闻、湖南卫视等平台,多次推荐的网红“鸡司令”尚育康养殖基地贵妃鸡的养殖全过程,让消费者买的安心,用的放心,也可以看的开心。 运用大数据手段,对内通过对产品销往地、消费人群、消费习惯、产品需求等数据的分析,进行消费人群及产品的精准画像,与时俱进把握电商业态新发展,进而精细化运行,做出各种精准营销,指导电商企业转型升级和优化产品。对外结合溯源体系,全链路深度营销,将商品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转变,增强消费者认同感,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最终拓宽销路。

  “乡村钉”助力红川云上谋发展

  为促进数字赋能乡村振兴,成县红川镇率先建设数字化“乡村钉”,通过“钉钉”搭建组织体系,打造数字乡村服务人民群众。红川镇历史悠久、基础建设完善、各类企业分布广实力强,发展潜力巨大。自2020年9月起,红川镇致力于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借助大数据平台云端服务,通过“钉钉”搭建组织条理分明的关系网,打造数字乡村,服务人民群众。今年3月,红川镇完成了“乡村钉”数字乡镇平台组织结构搭建和基础功能模块开发等工作,基本实现了镇村户三级联通的数字化网络。

  以前,村民办事县、乡、村三头来回跑路的事情时有发生,对此群众反映强烈,干部办事效率低。现如今,红川镇根据实际,利用“乡村钉”平台开通民情反馈(你钉我办)功能模块,村民可以第一时间可向镇村两级反映各类急难愁盼问题,镇村干部收到反馈后及时作出回应并解决,有些事甚至镇村干部直接上门开展服务,同时村民对办事效率和满意度进行打分评价。“乡村钉”平台建设,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重点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即干部群众之间沟通联系的问题、镇村干部办事效率的问题、群众参与度的问题。

  创新应用“乡村钉”平台,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红川镇村两级采取独立自主的组织架构,实现镇级统一管理、村级高度自治。目前各村(社区)已经有了本村通讯录、便民电话本、书记信箱、民情反馈、党员之家、便民服务等10余个常见应用场景,还接入了居民健康打卡、村民全员圈等端口。此外还在“乡村钉”上进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和党务公开,让村民们都清楚村干部每天在忙什么,村里在干什么。村民还可以通过全员群和圈子参与交流互动,提出自己的意见、说出自己的想法,更好帮助村级完善和改进基层治理,“乡村钉”大数据后台可实时查看区域内全员使用情况以及区域内工作项目进度数据,使乡镇、村落、群众真正融为一体。

  智能服务,让政务办公更轻松在镇级“乡村钉”平台,通过考勤管理模块,智能签到签退、请假、公出等环节快速审批,规范干部管理;通过灾情速报等智能填报模块,快速汇总各村(社区)统计上报各类表册数据,工作高效便捷;通过应急物资、办公用品管理模块,随时查看应急物资、办公用品库存数量,完善后勤管理;通过发通知公告模块,实现文件快速上传下达,消息一键发送到村民,所有数据会永久保存,随时随地方便查找观看阅读……

  结合乡镇实际,针对劳务输转、产业发展、撂荒地整治、项目建设等工作,整合已有资源建立全镇数据库,并指定专人进行数据维护和数据分析,有针对性的制定培训计划、产业发展规划、项目进度管理等措施,为镇党委、政府决策议事提供数据支撑。开启“数字化、智慧化”新模式,为红川镇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乡村钉”的全民应用,是红川镇积极探索“智治”助推乡村“善治”的新举措,“乡村钉”成为知民情、解民忧、惠民生、保民安的“幸福钉”,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完)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