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陇南  >  县区聚焦

西和:占据全国半夏产业半壁江山

 2023/09/13/ 11:40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白杨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白杨 通讯员 梁云霞

  近年来,西和县依托“千年药乡”资源禀赋和“中国半夏之乡”美誉,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全力构建半夏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外贸和研发一条龙产业链,全县半夏产业蓬勃发展。

  在西和县广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的半夏加工车间,机器轰鸣声,一颗颗“珍珠”般的半夏从加工流水线流出,工人忙着挑拣、装袋、搬运,车间里一片繁忙景象。    

  “我在这里上班三年了,干的是分拣半夏的手工活,一天能挣60元到100元。”刘秀花一边拣半夏一边笑着说:“家门口有这样的合作社,让我们不出远门就能挣到零花钱,还能照顾家里的孩子。”

  西和县广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以“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的原则,大量种植半夏、淫羊藿、牛蒡子、柴胡、款冬花、党参等道地中药材,在不断扩大规模、优化管理以提升科技含量和市场占有率的同时,吸纳周边群众到合作社务工,有效实现了合作社与农户的互利共赢。

  据西和县广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鲁马成介绍:“合作社通过统一技术培训、统一供种、统一田间管理、统一加工标准、统一回收、统一销售的统一模式,带动全体员工及周边群众依托产业发展增收致富。目前,合作社年均生产销售中药材总量达 1200吨,总产值约1亿元”。

  据西和县葆元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琪介绍:“我们公司年产半夏饮片3000吨,产值3亿元,是全国最大的半夏饮片生产线。目前,公司生产实现自动化,日生产量达 10吨以上。”

  西和县葆元药业有限公司是省内唯一一家符合毒性(GMP)标准的半夏深加工企业。公司以科研+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户科学、绿色高效发展半夏产业,推行订单种植和标准化种植,建立了从基地到市场的产业联盟,建成了国内单品种半夏饮片的最大生产线。同时长期带动800余农户参与半夏种植工作,辐射带动近2万人次就业,实现稳定增收。

  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22个,半夏产业已覆盖全县20个乡镇,种植面积达2万亩,产量约8000吨,产值达64亿元,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的60%,产品远销重庆、四川、浙江、福建等地,有效带动了县域10亿元中药材产业集群发展。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