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陇南  >  县区聚焦

【纪事】且看今日何家庄——康县和美乡村的鲜活样本

 2025/06/25/ 10:15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张国华 谢志娟 李永萍 杜雪琴 王煜宇 张永刚

  “村规民约不是贴在墙上,而是装进群众心里”

何家庄的田园风光。何家庄村供图

  “老婆子,你又买快递了?”

  “没有啊!肯定是女子又买东西了。”

  刚迈进何德兴家,就听见老两口聊快递的事。

  “衣服、鞋子、洗发水、时令水果……啥都往回买呢。”说起女儿寄来的快递,何德兴笑得合不拢嘴,“女子女婿都孝顺得很!”

  “还不是你没要彩礼的好处。”何德兴爱人接过话茬。

  2009年,女儿结婚时,何德兴对准女婿说:“彩礼,我一分不要,但你得把人照顾好!”

  何德兴年轻时做过木匠,走南闯北搞装修,见过不少因为房子、彩礼让年轻人闹掰的事。

  “那时候我就想,女儿嫁人,不能为了‘面子’折腾。”何德兴说,男方要是因为彩礼背债,日子不好过,女儿嫁过去也跟着受罪。

  这些年,何德兴的姑娘日子过得安稳,婆媳和睦,夫妻恩爱。“看她过得好,就证明我当年这一步走对了。”

  在何家庄,何德兴家不是唯一一户不收彩礼的。如今,何家庄村民生活越来越好,大家的思想观念也在悄然变化:嫁姑娘不收彩礼的越来越多,婚丧嫁娶铺张浪费的越来越少。

  村民张子南的母亲去世时,没有按当地过去的习俗大办丧宴,他只是招呼帮忙的邻居坐了两桌。“唯一一个花圈,还是孙子给奶奶买的。”

  老人患阿尔茨海默病多年,张子南夫妻俩贴身照料了13年,妻子何菊兰对婆婆照顾得非常尽心,白日喂饭夜晚同睡……老人走了,夫妻俩心里很难过。“孝敬父母,靠的是良心。”张子南说,老人在世时尽心照顾了,去世后没必要大操大办。

  夫妻俩不仅自己践行,也教育小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张子南还创作了小品《退彩礼》、相声《夸儿媳》等宣传移风易俗。

  “这两年,村里婚丧嫁娶的有10多家,没一家大操大办的。”村委会副主任杜成强说,“以前办红白事,喜欢请吹鼓手吹吹打打,大办特办。现在不一样了,大家不比桌数多少、鞭炮响不响,都想着踏实过日子。”

  为啥会有这转变?

  “村规民约不是贴在墙上,而是装进群众心里。”杜成强说,何家庄村的村规民约用通俗的语言,既明确了“提倡做什么”,也划定了“什么不可为”,成了群众办事的“硬杠杠”。再加上何德兴、张子南这样的村民带头示范,文明乡风渐成新风尚。

  走在何家庄,家家无院墙、户户门敞开。白墙上“仁义礼智信”几个大字格外醒目。风清气正、文明节俭的新风,如徐徐清风,拂遍这个宁静的村庄。

  “现在的何家庄,正是我心目中和美乡村的样子”

位于何家庄村中心的康县美丽乡村王坝主题馆。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李永萍

  傍晚时分,何家庄村广场上,十几名村民手持“霸王鞭”踏歌而舞。竹鞭在掌心翻飞,依次击打着手腕、手肘、肩膀、膝盖,清脆的铃响随动作此起彼伏,交织出欢快独特的韵律。

  46岁的何春梅是何家庄“霸王鞭”演艺圈的“元老”。每天晚饭后,“微信群里喊一声,大伙半小时内就能在广场上聚齐跳起来。”

  “霸王鞭”又称“棒棒鞭”,由长约70厘米、缠裹彩带的竹竿制成,两端嵌着铜钱和铃铛,挥舞时彩影翻飞、响声清亮。何春梅介绍,“霸王鞭”跳起来讲究“转、拍、敲、抖”,肩、肘、腋、手等部位随节奏精准叩击,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环境美了、日子好了,村民的生活也更为多姿多彩。村里动员村民学习“霸王鞭”“羊皮鼓”“土琵琶”等传统技艺。何春梅说,现在何家庄的“文化味”越来越浓。

  说起这些,何春梅话语间满是自豪,“现在的何家庄,从‘面子’美到‘里子’,正是我心目中和美乡村的样子!”

  61岁的廖兴礼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有心人”,一直致力于把扎根乡土的传统文化打造成何家庄的文化名片。2020年6月,廖兴礼成立夕阳无限演艺有限公司,吸纳何春梅等爱好者加入,全身心投入传统文化传承。

  “起初公司只有20人,现在人数增加了四倍呢!”说起公司发展,廖兴礼满是欣慰。如今,他不仅忙着对接文化下乡、外地演出等事务,还潜心记录“霸王鞭”“羊皮鼓”“土琵琶”的发展脉络,以文字留存何家庄的艺术根脉。

  这一种热爱在代代相传。越来越多年轻人主动学习“霸王鞭”,何家庄顺势开启“非遗进校园”的尝试,让文化认同与自信在青少年心中扎根。

  从一根竹竿挥出的乡间乐,到承载文化底蕴的新“名片”,今年3月,“霸王鞭”被列为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于何家庄而言,无论是上下翻飞的“霸王鞭”,还是韵律铿锵的“羊皮鼓”,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村庄美了、产业有了,生活好了、乡风新了……如今的何家庄,在和美乡村建设中,更富希望,更具活力,正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幸福家园。

首页  上一页  [1]  [2] 

免责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XXX(非每日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