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陇南  >  社会民生

两当县:“村超”联动“民事直说” 赋能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2025/09/29/ 16:56 来源:陇南日报 通讯员 王瑞

两当县:“村超”联动“民事直说” 赋能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陇南日报通讯员 王 瑞

  在两当这片浸润着红色基因的热土上,一场热血沸腾的“村超”赛事,与一项扎根群众的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正以奇妙的化学反应,在两当乡村的发展舞台上深度交织、同频共振,让沉寂的山村焕发勃勃生机,奏响了治理增效、文化赋能、民生改善的激昂乐章。

  一场“村超”,点燃乡村文化新活力

  自“村超”赛事落地两当,这座静谧的山城便彻底被运动的激情点燃。近日,县体育场俨然成了欢乐的海洋。绿茵场上,球员们不顾汗水浸透衣衫,用娴熟的盘带、默契的配合、果断的射门,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家乡的情怀挥洒得淋漓尽致;看台上,男女老少挤满了观众席,欢呼声、呐喊声、加油声此起彼伏,五彩斑斓的旗帜伴着微风猎猎作响,汇成最动人的乡村交响曲。

  更令人驻足的是,赛事间隙穿插的特色民俗展演——铿锵有力的“两当号子”划破长空,唤醒了这片土地的历史记忆;悠扬激昂的红色歌曲传唱不息,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欢快灵动的腰鼓表演节奏明快,展现着村民们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这场“村超”,早已超越了体育赛事的范畴,成为两当乡村文化传承的“活舞台”,既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了文化盛宴,更让独具特色的乡土文化借助赛事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一套“直说”,破解乡村发展新难题

  “村超”的火爆,为两当带来了超高人气。各村、社区借助“民事直说”平台,结合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积极征求群众的诉求及建议。“游客多了是好事,但车位不足是个问题”“志愿服务也得合理计划”“摊位乱摆,既影响市容,也让游客没心情逛街”……针对这些诉求,村镇干部当场记录、迅速联系公安、住建、文旅等部门,结合赛事筹备工作,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仅用一周时间就规划出临时停车位200余个,并发出城区机关事业单位免费向游客开放内部停车场的公告;对招募的100名志愿者的具体工作任务进行了更加细化科学的安排和培训;同时对赛场周边街道进行全面整治,规范摊位摆放、划分经营区域,让城市颜值“提档升级”。

  群众还借着“民事直说”的机会,主动为乡村发展出谋划策:“可以把咱们的土蜂蜜、绿壳蛋、麻椒鸡、云屏蜜酥、山野菜摆出来,让游客带点‘两当味道’回去”……这些接地气的建议很快被接纳。县上还精心设计了4条“村超+乡村体验”精品游览线路,串联起田间采摘、非遗体验、红色研学、生态养生等特色项目,让游客既能看一场热血球赛,又能沉浸式感受乡村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

  双向赋能,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村超”与“民事直说”的相遇,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相互成就的“双向赋能”。“村超”的火热,让村民参与乡村事务的热情被空前激发。如今,大家主动围绕赛事组织、文化宣传、环境维护等议题建言献策,从“旁观者”变成了“主人翁”。一场比赛结束后,村民们常常聚在赛场边,一边回味赛事的精彩瞬间,一边热议乡村发展。“咱们的民俗表演可以再丰富些,让外地游客更全面了解两当”……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建议,成了乡村发展的“金点子”。

  而“民事直说”平台,则为“村超”的持续升温汇聚着民意民智民力。如今,在两当,“村超”进一步点燃了文化自信,“民事直说”凝聚了治理合力,两者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共同推动乡村向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从绿茵场上的呐喊,到议事亭里的畅谈,两当正以“村超”为媒、以“直说”为桥,书写着基层治理与文化振兴深度融合的新篇章,让乡村振兴的活力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持续迸发。

免责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XXX(非每日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