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陇南  >  陇南新闻

围绕中心 建言献策 服务大局 参政议政

 2019/02/25/ 09:40 来源:陇南日报

  围绕中心 建言献策 服务大局 参政议政

  ——政协陇南市四届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委员发言(摘登)

  建言献策

  编者按:2月24日上午,政协陇南市第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10位政协委员紧盯深化实施“433”发展战略,围绕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课题及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提出了许多意见建议。现摘登如下:

  农业界委员 张富胜

  突出市场导向 夯实品牌基础

  推动全市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陇南农业特色产业概括起来有以下特点: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独特的气候特点;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陇南独具一格的财富;农业特色产业仍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

  陇南目前产业扶贫和产业培育中存在以下突出问题:贫困村产业基础薄弱;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自然灾害多发频发;服务体系不健全;市场销售不畅等。

  针对这些现状和问题,陇南农业特色产业下一步工作总体思路是:长短结合,远近兼顾,以短养长,谋远做强。关键要把握好当前和长远的工作重点。

  抓当前——紧紧围绕2020年全面脱贫,实现整体小康目标,做实基地建设、主体培育、金融支撑、加工销售、信息服务等关键措施的落实。工作重点是:对现有已发挥效益的产业基地、加工企业、营销网络继续巩固、提升、完善;对有产业但效益不高的贫困地区抓点示范、连片成带,在人才、金融、保险、奖补等政策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谋长远——以市场为导向,加快推进农特产品的品牌化建设,着力促进“六产”融合,助推陇南农业特色产业持续、快速、健康、高效发展。在稳面积、抓标准、提质量的基础上,着力向强品牌、拓市场、促销售上转移。尤其要注重品牌效应,变被动应急为主动谋划。

  重品牌抓销售是陇南农业特色产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要靠品牌占领市场,陇南必须继续抓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实基地面积,做优产品质量。二是培育经营主体,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三是积极宣传推介,政府大力支持。

  农产品的营销还涉及交通、物流、信息、诚信等诸多环节,都需要与时俱进、自我革新、自我完善。提升产品价值,发挥品牌效应,让产品卖得多、卖得贵、卖得持久,促使陇南的产业优势向市场优势、品类优势向品牌优势、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快速蝶变。

  新闻界委员 竹 翠

  加大精神扶贫力度 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实现精准扶贫,不仅要帮助贫困群众经济上翻身,更要让他们在精神上翻身,让“口袋”与“脑袋”同时富起来,引导他们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辛勤的劳动创造幸福美好生活,让扶贫成果更持久。

  加强思想引领,增强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决心。深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群众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的知晓度,激发内生动力。选树脱贫典型人物和事迹开展巡回宣讲,让身边人讲身边事,为贫困户自主脱贫树立“比、学、赶、超”的榜样,帮助他们解开“心结”,点燃希望。

  立足教育培训,提升贫困群众持久脱贫的素质。引导贫困群众转思路、增知识、强技能,帮助贫困群众提高脱贫致富的综合素质,增强自主脱贫的能力,确保贫困人口长一技、输得出、干得稳、能致富。让贫困群众不仅“站起来”而且“走得远”。

  强化组织带动,提高贫困群众增加收入的能力。将精神贫困户全部纳入产业发展规划,加强督促引导,大家共同辛勤劳动,产业分红创收,让贫困群众以“大集体”的方式融入村集体和生产经营组织当中,解决他们缺信心、缺动力、缺办法的问题。

  推进精神文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村精神风貌,塑造新时代乡村精神、乡村价值和乡村风尚,促进农村良好道德风尚形成,不断增强社会发展的活力基础。

  重视责任落实,营造和谐安定的法治环境。综合运用经济、社会、法律等手段,加强对影响干扰扶贫工作的“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人员的教育转化,避免这类人的思想行为的不良影响扩大化,以防止在群众中产生“比穷、比病、比惨”的不正之风。

  经济界委员 张 治

  新时代陇南大数据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当前,大数据已经逐渐成为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资源,正在对行政模式、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已然成了政府组织的新模式、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地方发展的新资源、管理服务的新手段。

  陇南以先知先觉的敏锐判断、敢为人先的发展魄力,自2014年起开始推进大数据建设,在全省率先迈出了大数据发展步伐。

  近年来,我市在大数据建设方面提前布局,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引擎、新动力。一是建设了两个中心,一个平台。二是建设了多项大数据应用。尤其是去年以来,我市建成了陇南市情分析系统,与甘肃省高分中心合作建成全市特色产业遥感分析系统,完善陇南发布微信便民服务大厅,积极向国家部委申请数据共享接口,建设了全市政务服务信息化支撑平台等,正努力朝着“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目标迈进。

  为更好地推动全市大数据工作再上新台阶,充分释放数据价值,建议着力做好以下工作:加强云计算中心建设,加快推进非涉密系统迁移上云,进一步释放云中心的建设效益;推进全市数据共享开放平台建设,实现政务大数据全口径汇聚、统一、共享、应用;在数据赋能重点行业方面发力形成更大突破;进一步深化应用大数据促进便民服务,让陇南群众获得更多互联网时代发展红利;加强数据挖掘和数据应用,使数据对各行业创新工作模式、提升工作效率的指导促进作用进一步凸显。

  无党派界委员 冯淑雁

  陇南文化与旅游之思考

  陇南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陇南特色文化大市建设的丰富“矿藏”,是激励陇南人前赴后继,开拓创新,加快发展的永恒动力。 

  在今后的旅游开发中,我市应深挖当地民俗文化,使当地民俗文化和旅游得到深度融合,形成一个县一个民俗文化旅游节,做好、做大、做强文化产业项目,使文化产业项目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坚定不移地走青山绿水的旅游开发路子。

  一要理清思路,打响全市民俗文化开发品牌。文化是旅游的魂,是旅游的根。近年来西和乞巧节、文县白马艺术节的举办,作为陇南发展民俗旅游探索之路上的缩影,给其他各县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今后市委、市政府应积极引导和支持其他各县区发展当地民俗文化,使华夏5000年来的文明得以传承和发展。

  二要借助外力,完善全市人文景观基础设施。运用相关项目,完善一批具有标志性人文景观基础设施,不仅增加陇南的文化气息,还能唤醒当地人更加热爱陇南、建设陇南的热情和豪情。

  三要对接市场,发展全市民俗文化旅游。在发展旅游业方面,今后要大力挖掘、整理、开发和利用好当地的民俗文化资源。今后,我市在大力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同时,还应适时对接市场吸纳部分民间资本投入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建设。另外,我市还应多举办民俗文化旅游节,新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推介和营造浓厚的民俗文化氛围,打造民俗文化品牌,使我市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形成与之相匹配的文化产业链。

  九三界委员 张谦明

  大力发展乡村教育 推进乡村教育振兴

  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坚实基础和有力支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是振兴乡村教育。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要进一步完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要加快建立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切实完善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全面改善乡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加快乡村学校教师周转房建设,继续提高乡村教师的生活补助,将绩效工资分配重点向边远贫困地区和乡村教师倾斜,尽可能地给教师创造良好学习生活环境。

  二要切实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补充教师“市考、县管、校聘”制度,为农村学校特别是小规模学校,按教学所需配备教师。将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高级岗位向乡村倾斜,拓展乡村教师职业发展空间。推动乡村教师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全面提升,弥补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问题,尤其是加大音美体等专业教师的招考和转岗培训力度。

  三要不断改善乡村发展条件。一是加快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坚实基础。二是大力发展多元富民产业,把产业作为支撑乡村振兴和乡村教育永续发展的根本动力,通过培育发展富民产业,提高农村学校生源数量和质量。

  四要积极探索适应乡村教育的评价体系。一是注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坚定广大师生理想信念。二是不断提高农村学生综合素养。乡村学校应培养学生“大声、大胆、大方、大气”的个性气质,让学生拥有积极进取、阳光自信的态度,遵纪守法、良好规范的行为习惯,表达交往和交流沟通的能力。三是乡村教育必须体现“乡村”理念。大力弘扬和传承地域民俗文化,将地域民俗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教育学生树立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

  五要不断提升村民素质。应在广大农村大力推广普通话,不断增强农村学生、广大村民自信、自立、自强意识。大力兴办社区教育或农民学校,不断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和内生动力,使广大农民能够有更多途径和方法勤劳致富,助推乡村发展。

  医卫界委员 周喜岩

  深入推进健康扶贫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健康扶贫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看病难”,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仍然突出。针对此种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一要科学编制健康扶贫资金预算,提高计划性。相关部门要根据掌握的数据,科学编制未来两年的资金预算,增强资金投入和使用的计划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明确投入重点,精准聚焦,将钱用在“刀刃上”,努力降低患有大病和长期慢性病贫困人口的医药费用支出。

  二要不断加强贫困人口健康管理,增强针对性。准确掌握全市患有大病和长期慢性病贫困人口数,有效开展动态管理。统一贫困人口健康调查指标体系及标准,定期组织贫困人口体检;利用基层医疗卫生网络,进行抽样调查,进一步建立健全贫困人口健康状况电子信息系统。

  三要切实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条件,提高服务性。继续加大投入力度,推进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向贫困地区下沉。加速推进网络化、信息化建设;稳步改善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条件,大力引进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才,解决他们的待遇和编制问题;加强疾病预防,持续整治卫生环境。

  四要加强对健康扶贫的统筹协调,突出时效性。由相关部门组织专人,对农村贫困人口个人承担医疗费用的能力作专题研究,确定其能够承担医疗费用的合理比例;结合看病贵、看病难等突出问题,建立健全更加符合当前农村贫困人口实际的健康扶贫政策体系。加大宣传力度,将一些复杂难懂的健康扶贫政策、文件,进行简化、通俗化,向贫困人口做普及宣传。

  科技界委员 徐 鹏

  坚定发展信心 激发市场活力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发展民营经济,机遇与挑战并存。对此,就进一步推动陇南民营经济实现大发展大繁荣,提出以下建议: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议市委、市政府加大对非公经济发展支持力度,帮助民营企业及时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切实放宽市场准入。进一步拓展民间投资领域,大幅度放宽电力、电信、交通、市政公用设施等领域市场准入,扩大新型城镇化、社会领域产业的民间投资。落实民营企业在投融资、招投标等方面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同等待遇。充实民间投资重点项目库、PPP项目库,按年度遴选重点项目,适时举办活动向民间资本推出。

  加快培育市场主体。要大力扶持规上企业做大做强,引导企业集团化、规模化、多元化发展。积极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培育专业大户、合作社、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加快促进民营经济主体数量、质量大增长。

  强化支撑平台建设。市委、市政府继续大力创办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创业园区,鼓励支持更多的民营经济入园兴办企业。依托工业园区,建立民营经济创业孵化园,孵化催生一批发展当地经济的小微企业。

  着力缓解融资难题。继续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帮助鼓励支持民营企业股份制改造、上市挂牌和多渠道融资,增强企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支持民营企业挂牌上市,市级财政给予一定奖励。积极搭建政、银、企合作交流平台,按季度举办形式多样的对接活动。金融机构认真落实扶持政策,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和融资难的压力。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着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鼓励民营企业组建企业集团,优化组织结构,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大力实施品牌质量提升工程,引导支持民营企业培育省内、国内知名品牌。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定期组织召开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开展优秀民营企业家评选活动并进行表彰。建立企业家荣誉制度,在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三八红旗手”评选中向民营企业家倾斜。鼓励优秀民营企业家在符合条件的相关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兼职。

  社保界委员 华 丽

  创新乡村旅游特色 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近年来,我市乡村旅游初具规模,发展环境愈加优越。但也存在体制机制尚不健全、配套设施有待提高、特色品牌挖掘不够、经营模式相对单一等问题。对此,就如何更好地发展乡村旅游,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要贯穿全域旅游理念,制定乡村旅游规划,做到规划先行,各相关部门责任明晰,协调推进。

  二要创新乡村旅游模式,推进旅游扶贫发展。要从加强组织化入手,加快旅游市场化运作,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改变各自为战、分散经营的乡村旅游状态。通过多种发展模式,在乡村旅游上依托县域文化品牌、村博馆、特色产业等手段,凸显县域文化特色,让乡村旅游真正唤醒“乡愁记忆”。

  三要完善基础设施,不断满足游客需求。一是抓好配套,建设规模适宜的乡村游客中心,推动农村改厕改厨、垃圾清理、污水处理等宜居工程,提升乡村旅游发展环境。二是完善设施,完善乡村旅游导游全景图、导览图和交通标识标牌等,建成出入通畅、互联互通的乡村旅游交通体系。

  四要创新旅游产品,增加乡村旅游效益。加快推动乡村旅游逐渐向休闲、体验、度假转变,开创乡村旅游的“食宿+”新模式。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乡村休闲度假产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五要壮大特色产业规模,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一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二是创新模式发展特色产业,引导鼓励公司与合作社联合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等旅游项目,短平快项目与长效项目相结合。

  六要加大乡村旅游宣传,强化旅游人才培养。宣传部门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进行全方位、多领域、广角度宣传,扩大乡村旅游影响力。人社、旅游部门要重视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全面提升旅游行业经营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提高我市乡村旅游的服务管理水平。

  科技界委员 杨广孝

  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快速发展

  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存在的问题能否得到切实解决,影响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成效。在此,就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要加强对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引导。各级政府要切实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当前促进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抓手,制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出台扶持政策,形成强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真正把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作为推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型经营主体来扶持。

  二要创新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一是制定农村土地承包相关管理规定,稳定农户对承包地的预期和承包权,加快完成土地确权颁证工作。二是探索建立土地储备机制,着力提高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三是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积极流转土地的农户进行适当财政补贴,引导和鼓励农户积极开展土地流转。

  三要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一是创新信贷担保方式,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拓宽融资渠道。二是创新信贷抵押方式,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能力和规模,缓解融资困难。三是完善农业保险,减轻或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成本和风险。四是扶持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村镇银行发展,尽可能减少和防止农村资金流出,增强农业资金的再造能力。

  四要创新财政支持方式。设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专项资金,通过整合各类财政支农资金、改革农业补贴发放方式、实行以奖代补等方式,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临时性生产辅助设施,可办理设施农用地手续,生产结束后由经营者负责复耕。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事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用电,执行价格部门批准的优惠用电价格。

  五要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和公共服务水平。一是加强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鼓励涉农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高新技术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合作,共建试验示范、技术推广基地。二是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办人和生产经营管理骨干的培训力度,建立大中专院校、农业科研单位联合培养培训机制。三是加快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和供应链管理成本,提高经营效益。四是引导经营性组织参与公益性服务,满足经营主体对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大力培育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新型经营主体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化服务。

  特邀界委员 赵彦凯

  为青年创业创新搭建更加广阔的平台

  结合国家和省上的相关政策和陇南的实践经验,就进一步推动陇南青年投身创业创新,为青年创业创新搭建更加广阔的平台,提出以下建议:

  一要进一步完善、梳理和整合全市创业创新优惠扶持政策,提高政策供给的系统性完整性。建议由相关部门牵头对“双创”支持政策进行全面梳理、有效整合,放大政策叠加效应,切实提高青年“双创”扶持政策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断提高政策供给水平。

  二要开创性地制定更加符合陇南实际的创业创新优惠扶持政策,增强政策扶持的广泛性精准性。建议制定符合全市各县(区)共同执行的地方政策,积极构建全市创业创新的良好生态环境。要以积极构建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等高端要素支撑机制为突破口,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创业创新产品和服务政府采购等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有效服务创新创业融资需求;要针对青年领军人才(科研人员)、未就业大学生、返乡青年等群体创业创新,分别制定鼓励和扶持政策,不断增强政策供给的精准性。

  三要搭建市级青年“双创”孵化基地。充分利用陇南电商扶贫示范市的重大机遇,加快建立市级青年电商科技孵化“双创”基地,引导全市形成良好的电商“双创”环境氛围。推动建立各县区级青年“双创”孵化基地,因地制宜地解决青年在家创业创新的难题。扶持独立运行的众创空间和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建设,建设全新、立体、复合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大力构建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给创业青年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与省内外高校智力合作,拓展陇南创业创新人才资源。

  四要建立高水平青年创业创新导师队伍。建议在扶持青年“双创”的过程中,由政府牵头,从各领域、各行业择优选聘一批由领导、企业家、专家组成的青年创业创新导师队伍,给予青年创业创新全方位的扶持指导,为青年创业创新的成功夯实坚实的基础。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