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陇南  >  武都区

产业图鉴的磨坝“密码”

 2021/09/09/ 15:14 来源:陇南日报 记者 靳淑敏 见习记者 王 康

  记者 靳淑敏 见习记者 王 康

  从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始终是根基和重要支撑。我们从最偏远的乡镇走起,试图用基层最生动的声音与画面,描绘、记录遍地开花、各有特色、独具“陇南味道”的产业图鉴,武都区磨坝藏族乡或许不是最典型的,但它让我们感受到一个原生态山乡华丽转变所迸发出的勃勃生机。

  磨坝,武都区最为偏僻的乡镇之一,境内群山万壑。

  乘车沿着修在半山间的曹磨公路前行,不禁感叹,虽然蜿蜒崎岖,但它为千百年来,被困在大山深处的磨坝人打开通往外界的大门,架起了抵达小康的桥梁。

  “磨坝是藏族乡,地处岷山山系东麓,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多为沟壑纵横的山地。”磨坝藏族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王常林说,“立足实际,我们在全乡大力发展‘养殖+种植’相结合的产业,助力群众致富增收。”

  生态养殖:“黑猪”变“金猪”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越过山巅,照射在磨坝乡磨坝村小房社家家户户的屋顶上时,磨玉米、准备菜叶、打扫圈舍、照顾猪崽……村民王德红忙碌的一天又开始了!

  “今年圈里大小黑猪养了100多头,等到年底,光乡里人都不够卖!”今年48岁的王德红笑着说。

  从2018年开始,原本一直在新疆、兰州等地打工的王德红回到家乡开始养猪,去年赶上了猪肉销售的好价钱,他一年的收入有十几万元。

  猪肉供不应求的不止王德红家。走进曹家湾村村民王伟生新修建的猪舍,基础工程已经完工,这个按照养殖标准修建的圈舍,还有一个月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从2006年就开始生猪养殖的王伟生,被当地村民亲切称为“猪倌”,早已成为乡里远近闻名的“老师傅”,经常给附近的养殖户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和帮助。“这些猪吃菜叶、麦麸和玉米长大,不加一点饲料,肉质肥而不腻,一到年底购买猪肉的电话接连不断。”王伟生笑着说。

  磨坝藏族乡政府下足功夫大力支持村民发展养殖业,政府工作人员帮助养殖户修建圈舍,邀请专家对养殖户开展理论培训和技术指导,发放防疫物品、申请产业奖补资金……

  如今,磨坝养殖产业发展不断壮大,仅生猪养殖就有13家、1000多头,预计产值达400余万元;养殖牛671头,产值536.8万元;养殖羊1665只,产值249.75万元;养殖土鸡1418只,产值25.52万元。

  种植覆盖:多措并举铺就致富路

  花椒种植是磨坝藏族乡的另一个主导产业,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造就了磨坝花椒醇厚麻香的优良品质。

  这几年花椒价格好,曹家湾村开始大规模发展花椒,许多村民依靠花椒等产业住上了新房子、开上了小轿车。

  “全村种植花椒680亩,可年产花椒25吨。”曹家湾村村支书王双成说,“村社道路沿线,基本上种满了花椒树。”

  今年让王双成和村民高兴的不止是花椒收成不错,而且修通了曹家湾村从崔楞干社通到庙山里4.2公里的产业路,在山上种花椒和中药材不用再人背畜驮了,“花椒种植的规模越来越大!”王双成笑着说。

  让王双成高兴的事不止一件。

  7月29日,磨坝藏族乡召开花椒产销对接暨经济工作会议,邀请了柏林镇瑞达、多丰等花椒企业负责人与磨坝藏族乡致富带头人围绕花椒产销对接进行了交流讨论。随后,6家合作社分别与磨坝藏族乡8个村签订了花椒产销对接合作意向书。

  “村里与柏林花椒合作社签订花椒收购协议,按照市场价格回收,预计收入可达250万元。”王双成笑得更开心了。

  “我们积极实施退耕还林,今年栽植补植花椒0.96万亩,不仅合理利用了土地资源,保护了生态环境,而且调整了产业结构。”同行的王常林说,目前,全乡花椒面积达到9490亩,产量23.4万斤,产值1470万元;中药材面积719.5亩,产量49.5万斤,产值可达348.4万元。

  产业先行:群众致富 乡村振兴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在抓产业促进群众生活富裕上下功夫。”王常林说,磨坝乡党委和政府对今后的发展有清晰的规划,尤其是市委四届十三次全会提出,要加快推动特色山地农业提质增效,更加坚定了让产业先行的信心。

  如今,磨坝乡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模式,有效统筹产业扶贫资金,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助推群众增收。

  下一步,磨坝乡将把特色产业作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来抓,聚全乡之力,积极打造“十百千万”工程,即创建十个合作社,培养百个致富带头人,打造千亩中药材基地,巩固提升万亩花椒种植面积。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同时鼓励引导群众发展全乡特色美食,挖掘全乡特色文化,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以恒心做恒业,我们将继续把花椒、中药材种植,黑猪、中蜂养殖等特色产业巩固好、发展好。”王常林说。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走好乡村振兴之路,要做到因地制宜、立足实际,要做到稳扎稳打、效果到位,更要做到多措并举、保障到位。不搞架子,不铺摊子,蹄疾步稳地走好“产业兴旺、乡村振兴”之路,打开大山深处的致富“密码”。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