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陇南  >  武都区

一个贫困县的致富“三字经”

 2020/12/03/ 16:01 来源:陇南日报 记者 石 鼓 杨丽君 张美乐 王 芳 罗 艳 王 坤

一个贫困县的致富“三字经”

  武都区石门镇青陇(青岛-陇南)现代农业产业园内,技术人员在查看蔬菜长势。(资料图)记者 冉创昌 摄

  记者 石 鼓 杨丽君 张美乐 王 芳 罗 艳 王 坤

  前山连后山,远山连近山,看不到边的还是山——这里便是“云上金马池”。大山深处的马营镇、池坝乡,是武都区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也是武都区曾经贫困现状的一个缩影: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  

  大山无言,脱贫有声。经过六年的集中攻坚,武都区的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33.93%降为2019年年底的0.55%,并成功通过脱贫攻坚考核验收。  

  在近日进行的脱贫攻坚战区行采访中,记者深入武都区贫困程度最深的“三片两乡”(马营、隆兴、洛塘三大特困片区和坪垭、磨坝两个藏族乡)等地,走村串户,从一个个消失的“贫困印记”中,探寻曾经这个贫困县的致富“秘诀”,感受震撼人心的千年之变。

  “准”——立足资源禀赋,“传统”+“优势”精准“配菜”,246.56万亩特色产业富农家

  “过去相亲重地方,如今相亲看花椒。谁家花椒园子大,儿子娶媳妇就不怕。”在武都区马街镇沙坪村,花椒绝对是谈婚论嫁时“摸家底”必不可少的选项。   

  沙坪村有种植花椒的传统,但过去却因封闭而出山“无门”。“父辈就在种植花椒,盛产期时产量3000多斤,但收入却不可观。”村里的“花椒大户”杜社林说。 

  脱贫攻坚以来,村里打通了产业路,并通过创品牌、推销路,“富饶的贫困”成为过去。如今,杜社林家花椒种植规模扩展到30多亩,每年纯收入突破10余万元。 

  武都自古就是优质花椒的故乡,连续十届的“武都花椒节”更是让武都花椒享誉全国。现在,全区36个乡镇中只有2个乡镇没有种植花椒,花椒种植面积100万亩,总产量达2000万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千年椒乡”。 

  扶一个产业,富一方乡亲。 

  不仅是花椒,武都区坚持“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错峰头”的发展方向,按照以“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探索创新“1+2”产业发展模式和“145”产业扶贫机制,特色产业基地面积达到246.56万亩,产值达73.05亿元。  

  在外纳镇万亩油橄榄基地,苍翠的油橄榄树傲然挺立,去年该基地油橄榄鲜果产量300多吨,收入100多万元,486户贫困户按照入股资金进行了分红。 

  在地处高寒地带的池坝乡孟家庄村,处处都是采挖中药材的场景,在致富带头人的带动下,该村种植中药材1002亩,让许多贫困户受益。 

  发展油橄榄48万亩、中药材20.83万亩……这些优质的乡村“土货”,是贫困户致富增收的最好家底。  

  发展过程中,武都区不仅重视发展传统产业,也重视“短平快”的区域优势产业,累计为贫困群众发放1.2万头仔猪、60万只仔鸡、10万箱中蜂,培育食用菌、蓝莓、木耳等近千亩,实现了“家家有主业、户户能增收”。 

  富民产业“站”起来,村民抱团富起来。  

  “我们合作社与贵州老干妈集团、重庆德庄火锅等全国知名企业合作,年销售额约1.5亿元。”柏林镇瑞达花椒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寇瑞说道。 

  在武都,“合作社+集体经济”“合作社+产业项目”“合作社+企业”“合作社+电商”等联动扶贫机制随处可见,通过大力培育和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有效带动了贫困群众全面参与。

  目前,全区已有165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供销利益联结关系,引导宏发、康源、瑞达等12家合作社通过加工农产品,延伸了产业链条。 

  数字显示,2019年武都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8075元,较2013年累计增长139%。

   “稳”——针对实际需求,“内拓”+“外输”就业有“术”,40家扶贫车间开进村

  在坪垭乡安置新区的扶贫车间里,村民曲九华正在熟练地缝制酒店用品,从前在大山“石头缝里种地”的艰难岁月就像一场远去的梦。

  “以前在山上条件很艰苦,现在家里种上了花椒树,爱人在外打工。我在扶贫车间里工作,不出村一个月就能挣到3000多元,也能照看家里的老人小孩!”现在的新生活让这位藏族姑娘倍感幸福。

  易地扶贫搬迁,圆了许多像曲九华一样的贫困群众的“安居梦”。

  数据显示,仅“十三五”时期,武都区规划易地扶贫搬迁3914户16548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855户8148人,涉及18个乡镇80个村,有效改善了山区群众生活生产条件。

  当前,围绕“稳得住、能致富”,武都区全面转入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就业、就学、就医、社区治理等同步发力。通过大力推进就业扶贫,建成40家“扶贫车间”,吸纳劳动力1521人,实现了贫困家庭就地就业增收。

  “现在每天进厂之后,员工都会按照要求戴口罩、勤消毒、量体温,确保安全防控上岗。”武都区安化镇子文制衣厂车间主管李二蓝说。

  子文制衣厂是安化镇的一家制衣企业,同时也是以制造加工校服、西服等服装为主的扶贫车间,车间里有近60名长期工,贫困户有42户,都是来自周边村子,工资计件算,月平均收入3000元左右。

  针对贫困群众的实际需求,武都区把就业创业扶贫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大力实施就业扶贫,助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在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牵引下,武都区先后引进山东问清科技公司、青陇兄弟啤酒有限公司等7家青岛企业落户武都,与山东湘鲁食品有限公司等公司签订农特产品加工销售协议,带动困难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在抓好“内拓”的同时,武都区还做实“外输”,确保群众就业增收。

  加强与青岛、新疆、江苏、广东等地劳务市场对接,2019年输转劳务13.49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8.2亿元。

  加强与新疆团场的联系对接,2017-2019年共招录新职工1791户6716人,其中建档立卡636户2272人,使一批贫困家庭实现稳定就业脱贫。

  对于深度贫困地区来说,公益性岗位开发也是就业扶贫的一个重要抓手。武都区开发公益性岗位7724个,落实3316名生态护林员,有效促进了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

  “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艺在身”。目前,为了做好就业创业扶贫,武都区还不断改进技能培训方式,鼓励更多的贫困户实现“一人学技就业,全家脱贫致富”的目标。

  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为了让农特产品更好地流通销售,全区掀起了一场全民“直播带货”热潮,通过开展“农产品女模T台走秀”“吃武都美食、饮青陇啤酒”擂台赛等多项活动,全民电商消费一度升温。

  今年花椒节期间,举办了“线上花椒节”,全区200多家网店积极参与,促进农产品销售金额大幅上升。

  “除了淘宝、抖音、拼多多等零售平台的网店销售,还构建了‘1688陇南产业带’,300多家陇南地区的合作社抱团发展、合作营销,达到让利空间大,销售数额高,经济效益好的目的。”武都区电商服务中心主任李宗颖介绍,今年,通过成立自己的“新媒体运营基地”,将启动电商网红孵化、品牌宣传推广等更加专业的工作。

  不仅是电商扶贫,武都区还着力拓宽增收路径,不断探索创新扶贫模式,创造性地开展金融扶贫、消费扶贫、旅游扶贫等工作,提高脱贫攻坚的“成色”。

  “新”——创新扶贫模式,“电商”+“旅游”致富有“路”,新业态绽放“幸福花”

  “电商发展起来,我们椒农明显感觉眼前的发展路子变宽了。”武都区马街镇椒农张维义说,现在,他再也不担心自家产的优质花椒无路可销或被压价销售了。

  武都区抢抓“全国电商扶贫试点市”机遇,加快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阿里巴巴·陇南产业带”建成运营,促进企业快速对接全国市场,有效拓宽了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电商扶贫取得显著成效。

  据了解,2019年,全区有效运营网店2077家,实现线上线下销售总额16.9亿元,带动4354户贫困户增收。

  独特的高山草甸风光、神秘的原始森林、厚重的红色文化底蕴、原汁原味的古村民居……近年来,马营、池坝等地变自然劣势为优势,依托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使乡村旅游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得益于好的风景和生态,我们如今捧上了旅游的‘金饭碗’,村民的钱包慢慢鼓起来了。”池坝乡红土道村村委会副主任王代庆自豪地说。

  不仅仅是“金马池”,依托境内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民俗等资源,武都区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参与发展生态观光、养生休闲、农耕体验等新兴业态,六年累计接待旅游人数1404.83万人次,综合收入75.66亿元。

  与此同时,武都区健全完善财政性存款与信贷投放挂钩机制,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参与扶贫开发,加快“三权”抵押贷款,累计投放贷款1.92亿元。大力实施消费扶贫,以消费促产业、推就业、助脱贫,2019年累计实现消费扶贫9056.16万元,带动了4630名贫困人口稳定增收。

  初冬的武都大地,寒意渐浓,但再冷的天气也阻挡不住人们奔向幸福生活的澎湃激情。

  小康路上,足音铿锵。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